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人)

成语“洛阳纸贵”背后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优质回答

主人公是西晋文学家左思,他历经十年写的《三都赋》,一经写出立即在京城洛阳引起轰动,人们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的纸也贵了起来,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出处。

《三都赋》有一万多字,当时用毛笔写,依照当时纸的质量,再加上当时用毛笔写,估计要写上厚厚一本,如果当时有版权法,估计左思就是一夜暴富了。

《三都赋》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都城,分《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合称《三都赋》,在以前班固写过《两都赋》,被认为已经是空前绝后了,但是左思励志书写《三都赋》,历经十年,大量收集历史、地理、风土等资料,忍受旁观者的挖苦和讽刺,终于以一赋而名满天下,以现代的说法就是屌丝逆袭。

最后要说的是左思是我们山东人,小小的骄傲一把。

背后的主人公是西晋的左思。洛阳纸贵别看字面意思,它指的是大家都在传抄左思所著的《三都赋》,作品乃左思十年心血之作,可见作品的口碑了。

查询历史得知,这里面有个曲折的小故事,大家可以网络一下,我今天只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貌相;人必须得努力;人需要伯乐;名气只能代表过去;敢于向世俗挑战。

朋友们,要不然总有人告诉我们要重视教育呢,一个人,一个国家,如果把教育事业当做头等大事来抓,那还有什么不强大的呢。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哪位创作了《三都赋》的西晋文学家?

优质回答

作者: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著有《左太冲集》。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为什么说“洛阳纸贵”,有什么典故吗?

优质回答

此成语出自巜晋书、文苑传》中所述,晋代左思的巜三都赋》写成以后,因其文华甚美,脍炙人口,招来众人竞相传阅,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后来人们就用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来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同时又含有此书十分畅销,供不应求的意思。

弹指江湖三十年,淋漓旧墨尚依然!欢迎来到翰林院!

典出《晋书·文苑列传·左思》: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说的是左思用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以后,又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于是大家争相传抄,引得洛阳的纸价也涨了。

三都即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左思为写作三都赋,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文资料,历经十年才完成了三都赋,但是左思此前名声并不是很大,所以写成以后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于是左思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张华认真读完文章后大为赞赏,又受到了另一位名士皇甫谧的推荐,人们这才发现《三都赋》是天下奇文,人们都想一览佳作,但是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只得争相传抄,一时间连洛阳的纸价都涨了 起来。后“洛阳纸贵”用来形容作品风行一时。

弹指江湖三十年,淋漓旧墨尚依然!欢迎关注翰林院!

谁写了篇文章,导致“洛阳纸贵”,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优质回答

《洛阳纸贵,陆机辍笔》

我们读《文选》,总会看到两句成语:一句是洛阳纸贵,一句是陆机辍笔。什么意思呢?前句洛阳纸贵,人们都晓得这句成语,是因为齐人左思写了一篇赋,洋洋洒洒,壮丽无比。士林之人,无不追捧,纷纷抄录传看。把洛阳的纸张都炒得价钱很高,供不应求了。形容左思的文章《三都赋》在当時影响之大。而与之对应的另一句成语:陆机辍笔,又是怎么回事呢?

简而言之,即是当左思在构思创作《三都赋》時,另一个大名士陆机也在写《三都赋》。当陆机得知左思也要写《三都赋》時,他很不在意,认为左思地位不及他高,名气也不及他那样大。左思一定写不过他。可是当有一天他终于读到左思写的《三都赋》后,陆机彻底地服气了:他不但打消了自己写这个题目的主意而且一把火把自家手稿给烧了。于是就有了同样是写一个题材的左思和陆机两个人,一个写到洛阳纸贵,另一个辍笔认输。

那么书归正传,《三都赋》究竟是一篇什么样了不起的雄文,它写了什么内容,会惹得天下读书人为了传抄它,把洛阳的纸张都买贵,买到供不应求了呢?

原来《三都赋》不是写的哪一件具体事,或者虚构的传说,故事。它写了东汉三国的三个国都,但不仅是三个国家都城的事儿,而是东汉三国三个国家的国事。这三个都城的赋,分别是《魏都赋》,《蜀都赋》和《吳都赋》。三赋归纳为一个《三都赋》。左思借东汉三国政权的山川形胜,历史地理,文化淵源和人文物产,叙述了魏,蜀,呉三国的主要概况。

而赋是什么?赋是汉代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一种文体。讲究词澡堆砌,引典用典。读来上口,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感。所以从汉代揚雄,班超,卓文君他们用这种文体写赋起,这种文体的一大特色是文彩华丽,词性精美。文章总用锦绣般的词语堆砌而成。不是文彩风流的大家,很难驾驭赋的文学创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创写作。

老实说,今人不是国学大家和古文夫子,是很难把《三都赋》读下去的,也读不懂。除非你把《康熙字典》搬来边读边找那些字丁的释意和注解。左思写这篇賦,足足写了十年。这部魏晋中独有的长篇,成书于西晋灭亡吳国的太康元年(公元281年~290年)之间。有个王鸣盛评述《三都赋》说:左思于西晋初吳,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吳,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

即是说,左思写作《三都赋》,与后来人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恰好相反。罗贯中褒刘抑曹而尊汉为正统。左思是抑吳,蜀而褒魏,尊魏为正统。所以,《文选,三都賦》引二十四史之《晋书》一段文字云:左思作赋時,吳,蜀已平,见前贤之事非,故作斯賦,以辩众惑。可见《三都赋》不是随便写着玩玩的。它是在总结刚刚被西晋司马氏政权灭掉的东汉三国各自成败得失的一篇解惑的雄文。

左思其人,写作《三都赋》時,他已滇沛流离流落到了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与焦裕禄出生地同城。)

他虽然像貌奇丒,木纳,不善与人交往,但不失为西晋最著名的文学家。少年時代由于其貌不揚学习书法和鼓琴都不成。得到出身小吏的父亲的鼓励才发奋求学,有了出众的才华,他就用一年時间写了一篇《齐都賦》。到晋武帝执政時的272年,他妹子左棻被选入宫,才举家迁往京师洛阳,自己被朝庭用为秘书郎,依附在权贵贾谧的门下,成为西晋文人集团二十四友重要成员。不久这个权贵的靠山因罪被诛杀,左思才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可不幸又赶上五胡乱华,因河间王的部将张方纵暴洛阳他不得不移居冀卅,又流落到山东。于公元303年在淄博去世。

在门阀制度時期,左思虽然才高八斗,却一直不得志,他只好在诗词歌赋中,用文字表述自己曾经的社会政治抱负和社会政治理想,同時表达对权贵们的蔑视。不管后来有多么重要的人物请他出山做官,他都绝不委身于人。只乐于用笔墨歌颂隐者的清高,因之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国家大动荡,大变乱時期,文人士大夫不愿与市俗同流合污的隐逸思想。而把一篇文章弄到洛阳纸贵的大爆文程度,古往今来也只有他才是文章的大家第一,没有第二……历史上所谓的魏晋风骨,便是左思这般的模样!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是谁?

优质回答

朋友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和“四大丑女”,但我国古代还有“四大美男”和“四大丑男”,今天我就给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跟朋友们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宋玉、潘安、兰陵王、卫阶。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但凡长相漂亮的美女,往往命运都比较坎坷。

可让人不禁感叹的是,“四大美男”虽然才貌双全,但却没有一个能得到善终的,真可谓同病相怜。

潘安,本名为潘岳,字安仁。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也是名列“四大美男”第一名的美男子。

朋友们,潘安到底有多美呢?史书上用了三个字来形容他的漂亮,那就是:“美、姿、仪”。

也就是说潘安长相俊美,唇红齿白、一副玉树临风、柔美多愁的样子。

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另据《晋书》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朋友们说起潘安的美,还有一个典故:“掷果盈车”。

在魏晋时期,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就是女子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美男子上街,可以将鲜花和瓜果扔过去,以示喜爱。

所以,潘安每次出游时,都会有一群少女,在他后边追逐着,又是献花、又是献果的。

因此潘安出一趟门,完全不用花钱,瓜果梨桃全可以满载而归。

因此可见,这潘安之美,多么受女子欢迎了。

潘安虽然长相俊美,但他的仕途之路, 却相当坎坷。

他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

但不幸被搅入了“贾南风废太子”的阴谋中。

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由于潘安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又想为太子报仇,便把潘安投入大牢,判他一个祸灭三族的罪名。

可怜了这第一美男潘安,就这么轻如鸿毛的死去了。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是宋国王室后代,据说是屈原的学生。

宋玉在文学水平上造诣很高,不仅能说会道,而且文采非凡。

《高唐赋》和《登徒子好色赋》就是他写的。

宋玉虽然一直想在政治上谋求出路,可他不是做官的料,所以在政坛上不被重视。

后来他只好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郁郁而终。

兰陵王原名高长恭,神武帝高欢的孙子,也是北齐的将领。

因其长相俊美,被人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第三名。

他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武功高强。

据说由于自己长相太过柔美,怕在战场上不能威慑敌人,所以他每次打仗,都会带着一副面具。

据《北史》记载: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公元573年5月,皇帝高纬受人蛊惑,猜疑兰陵王高长恭有造反之嫌,便赐给兰陵王一杯毒酒,让其饮鸩自尽。

最终兰陵王心灰意冷,将毒酒一饮而尽。

自此,一代美男战神就此陨落,年仅33岁。

卫玠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人,是晋朝玄学家。

卫玠容貌俊美,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

据说卫玠五岁时就特别漂亮,他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玉人。

但他的死,可能也是历史上最离奇、也最另类的死。因为他是被众女子活生生“看死”的。

再跟朋友们说说,卫玠的死还有一个典故呢,叫做“看杀卫玠”:

据《晋书·卫玠传》记载:卫阶从豫章至下都,人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赢疾,体不堪劳 ,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话说这卫玠,从小就体弱多病,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颜值。

后来因为战乱,卫玠全家就搬到了南京定居。

由于卫玠小时候就长得特别好看,所以关于他长相俊美的传闻,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一次,卫玠坐着羊车外出游玩。而南京城内那些对他的“美”,早就有耳闻的女子,不分老幼,倾巢而出,就为了“一睹芳容”。

瞬间把卫玠围了个水泄不通,竟然导致城中一时间交通瘫痪。

这卫玠本就体弱多病,身体根本受不了劳顿,而又被众多的女子前后围追堵截,包围起来观看,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这卫玠突然间又受到了惊吓,回家后没多久就病死了,当年才二十七岁,这就是“看杀卫玠”。

可怜卫玠小鲜肉,就这么“香消玉殒”了,真叫人扼腕叹息。

接下来给朋友们再讲一下“四大丑男”:

自古以来有美就有丑,与“四大美男”相对比的“四大丑男”是: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晏婴,今山东高密人。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也是春秋时期齐国知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据史书记载:晏婴“长不满六尺”,长相丑陋,身材矮小,巨丑无比。

晏婴身材低矮,面貌丑陋。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聪明机智,是个不可多得的外交家。

在担任上大夫期间,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外貌丑陋,身材矮小,说话还结巴,看上去让人觉得一副呆傻的样子。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据说左思因为长相丑陋,上街时曾被女人们吐唾沫。

左思虽其貌不扬,但却有着很高的文学才华。

由于左思忍受不了人们对他的歧视,便发奋图强,拼命的读书学习。

后来左思用了整十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的写就了一篇《三都赋》。

当《三都赋》流传于世后,受到大家的称颂,喜欢看的人是越来越多。

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只能靠手抄写,于是大家便竞相抄阅。

抄写《三都赋》的人是越来越多,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洛阳纸价瞬间飙升。

朋友们,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

包拯,安徽合肥人,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受到世人尊敬和崇拜。

包拯长相十分丑陋,脸色黝黑,额头上还有一个有月牙形的胎记。

包拯为官不畏权贵,心系百姓,所以深受百姓爱戴,被人们尊称为包青天。

刘墉,安徽砀山人。出身名门,从少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

刘墉长得面相丑陋,身材又细又高,还弯腰驼背,后背鼓起一个大包。

刘墉为官五十余年廉洁公正,他还是一位书法名家。

他的书法浑厚敦实,用墨厚重,被人们称为“浓墨宰相”。

朋友们,今人都以貌取人,其实不然。长相固然重要,但我觉得为人正直、心地良善才是最重要的!大家怎么看?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一般是指: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1、潘安

潘安排名古代四大美男之首,公元247年他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是西晋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潘安之所以排名四大美男之首,不仅是因为他拥有世间绝无仅有的美貌,还因为他气质出众,写诗很在行,在政治上也有所参与。

潘安年少时跟随父亲到山东、河南、河北游历,20岁就入仕了。

关于潘安的美貌,有一个成语专门因为他而存在,那就是“掷果盈车”。

年轻的时候,潘安驾车行驶在路上,因为颜值高,神态优雅,街边的老幼妇孺都被他吸引,看的入迷。

喜欢潘安的人把手里的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潘安走了一路,车里装满了爱慕者丢给他的水果。

另一则关于潘安的美貌,说潘安年轻时做河阳县令,因为当地地理环境适合种桃花,潘安就让人满县都栽种桃花。

当地的百姓特别喜欢潘安这个举措,之后就用“河阳一县花”来称呼他。

这一称呼既说明潘安长相如桃花般美好,又说明潘安善于治理地方事务。

2、宋玉

宋玉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98年,他是楚国的士大夫,师承屈原。

宋玉除了美貌出名外,他在辞赋上也拥有很好的造诣,他的《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都广为流传,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佳作。

宋玉除了有美貌和在辞赋上的天赋,他的情商也特别高,他很有自己的主见,从不附和自己不认同的意见,为此很多人到楚王面前去说他的坏话。

楚王把宋玉叫到面前,问他有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要不然怎么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他?

宋玉举了个例子为自己辩白,他说有一个歌唱家在城中唱歌,当他唱通俗易懂的《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时,很多百姓会跟着一起唱。

而当他唱高雅难懂的《阳春》和《白雪》这两首歌时,附和的人就少了。

宋玉说自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的主张和意见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也是很正常的事。楚王听了宋玉的话,也就没再为难他。

因为宋玉的这段话,之后就出现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这两个成语,而这两个成语分别形容通俗和高雅两种事物。

公元前222年,楚国亡,宋玉也在同年去世。人虽去世,但他的美貌和才情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经久不衰,为世人所传诵。

3、兰陵王高长恭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出生于公元541年,因为能征善战,被封为兰陵王。

高长恭长相柔和,心地善良,声音也特别好听,因为打仗特别厉害,成为战神一样的存在,为世人所敬仰和喜欢。

北齐高殷继位后,公元560年,高长恭被封为兰陵王,乾明之变后,皇叔高演登基,高长恭进一步得到重用。

高长恭被重用后常年外出打仗,美貌反而成了拖累,据说他每次带兵出战都要戴上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以此来增长自己气势。

而他自己本身的长相因为太好看,对敌军没有威慑作用。

高长恭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参与了北齐后期和北周的很多次大战,击退北周进攻,声名远扬,士兵们为他创作《兰陵入阵曲》,来歌颂他作战勇猛。

如此完美的高长恭却没得到好下场,他在军功日益高涨后,在武平四年(573年)遭到了当时的皇帝,北齐后主高纬的忌惮,最后被高纬赐了一杯毒酒,去世时年仅33岁。

4、卫玠

卫玠出生于公元286年,是晋朝的玄学家。

卫玠小的时候因为长的特别好看,他的舅舅王济,虽然自身风度姿容都十分出色,但每次和卫玠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十分丑陋。

卫玠出门上街,见过他的人也都觉得他像一位玉人,为他的长相倾倒,纷纷去看他。

作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卫玠相比其他三位来说柔弱许多,他长大后体弱多病,虽然喜欢玄学,喜欢和别人探讨玄学,但母亲王氏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多讲话。

卫玠平时虽说话少,但句句精妙,为此,当时很有名望的王澄,每次听到卫玠说什么,都会被他的话倾倒。

卫玠的岳父乐广在全国有名,是一个性格孤高、清冷的人,而卫玠心思细腻,为此当时就有人用“冰清玉润”来形容岳父和卫玠的脾气和性格。

卫玠美貌,就连去世也充满浪漫色彩,据说他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去,因为他在当地久负盛名,所以当地百姓当天纷纷来看他,把路围得水泄不通。

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经受舟车劳顿,现在又被大批人围观,最终病重去世。

因为这件事,就有了一个“看杀卫玠”的成语,可见,人长的过分好看,也不全是好事。

中国历史上四大丑男一般是指:晏婴 、左思 、包拯 、刘墉。

虽然晏婴、左思、包拯、刘墉相貌丑陋,但他们却都是历史上很有才能的人。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他任上大夫,辅佐过齐国三位君主。

他的很多思想和趣事大都记录在《晏子春秋》中,而《晏子使楚》更是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了语文课本。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三都赋》特别有名。

当时因为这篇辞赋太受大众欢迎,很多人都争相抄诵,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洛阳的纸一下子上涨好几倍。

于是人们就用“洛阳纸贵”来形容文章著作写的好,大受好评的现象。

包拯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对他很熟悉,他是北宋名人,因为为官公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敢替百姓伸张冤屈而被人称为“包青天”。

刘墉是乾隆年间的官员,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等职务,在任时为官清廉,因为喜欢书法,且在书法上造诣颇深,被称为“浓墨宰相”。

我是周柃利,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啦,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成语“洛阳纸贵”的典故是发生在什么朝代?

优质回答

成语“洛阳纸贵”的典故是发生在:晋代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人说“~”,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