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

大家读书会做读书笔记吗?有何习惯?

优质回答

感谢您的邀请!

大家好,我是小盐巴,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平常比较喜欢阅读管理类书籍,读书的时候是比较喜欢做读书笔记的,因为这样可以帮我把书中的内容做个系统的梳理,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做笔记也可以随时记录读书时的灵感和所思所想,锻炼思维能力!

我做笔记的习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记录书中的关键词。平常读书时,我会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书中的要点,并标注出处和来源。

第二种,摘录书中的要点。我读书时,会把我认为重要的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知识点,直接抄录或复制粘贴,保存下来,方便以后用到的时候查找。

第三种,在书中标注。我读书时,会在原文或者摘录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本问题的解答!

小盐巴是一个影视创作者和公益活动策划师,欢迎关注小盐巴,获取更多优质信息!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哈喽,大家好我是深南王对,今天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读书会做读书笔吗?有何习惯?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习惯。

1.其实大家读书普遍大多数人都会做笔记,我也是一样,看一本好书要看懂里面的优质内容要就要用心看了。

2.看书首先要学会书里写的内容对你有没有帮助,从而让你从书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能运用实践当中。

3.看书过程中提取对自已有用的知识,读懂后你要学会在该书中一些重点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标注在书中也算是对书中所说的一个个人小总结。

4.我认为读书做笔记是个很好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些文章有很大帮助,有很多都可以提炼的,成为自己的文笔。

以上几点是个人观点,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拜拜。

我喜欢读书,每读完一本就会做记录,还喜欢炫耀,这对不对?

优质回答

喜欢读书、喜欢做笔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至于你说的炫耀,不太明白你是怎么个炫耀法?我觉得只要不打扰到别人,都是可以的,不存在对不对的说法。

我上学那会也特别喜欢看书,但现在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手机,看书时间少多了,不过每天晚上会陪孩子一起看书,喜欢的书也会做笔记。

读书写笔记是理解、消化一本书很好的方法,在看的过程中会特别注意一些好句好段落,再通过抄写下来或用自己的语言写写感想,这样印象会很深刻,读过后不容易忘记。

比如我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上学时读过一遍,但没有写笔记,后来时间久了就只记得个大概了。早段时间又看了一遍,自己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印象就很深刻了。

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读书笔记吧!

喜欢你的你怎么做他们都会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你怎么做他们都不会喜欢你!看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说吧!

钱钟书除了《围城》外,还有什么优秀的学术成就?

优质回答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2][3]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4]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5]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6]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7]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新文化,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毛选英文编译定稿小组成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一级研究员。“文革”中受冲击。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免)、文学所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就成四大名著之一。说明好的作家並不在作品多少,而是作品的好坏。乾隆皇写了几千首诗都是不值流传的伪劣产品,是皇帝中的耻辱。钱钟书的作品虽不是很多,但都是精品,道出为人外世的哲理(围城)。《管锥篇》有独到的见解,启人心扉。钱的人品也是作家中的骄傲,(从不接受采访,低调做人)。

而现在不少作家耐不住寂寞,成了金钱奴隶,失去作家应有的尊严,连草根都在网上表示看不起他们。

大凡有点名号的人都有自知知明,洁身自爱,忠于职守,钱钟书就是百姓中崇敬之人。

钱钟书写的《围城》你看懂了吗,觉得如何?

优质回答

私以为,钱老这本书需要走过多年人生经历特别历经婚姻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而我,尚未步入家庭,不敢表示我完全领悟其中要义,但站在我现在的人生长度上,我想说说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工作、对婚姻乃至整个人生的看法。

01工作:空有志向,没有锻炼真才实学,只会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更深的“坑”

不得不说,方鸿渐其实一开始是个颇有志气的人,重视名声,不惜伪造“假文凭”;对待工作,一心想找个能够施展抱负的工作。

留学回国之后,在“丈人”帮忙下,方鸿渐起初在银行做职员,非常体面,但自傲的方鸿渐不能忍受“如笼中之鸟,一饮一啄,听命与人”的感觉,而“丈人”也容不得他自由恋爱,于是下了逐客令。

后来,在友人引荐下,和赵辛楣等人走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但三闾大学并非方鸿渐想象中的纯净教学圣地:高松年校长市侩好色、韩学愈貌似憨厚实则奸诈、还有爱拍马屁的小人。面对这些校内的勾心斗角。清高的方鸿渐格格不入,甚至与别人产生冲突,最终被学校解聘,再度陷入失业窘境。

回顾方鸿渐的事业发展道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贵人运还是很好的,但为什么总是把好饭碗丢了,一次混得比一次差?除了他本人性格过于理想主义外,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空有抱负,却没有真正锻炼真才实学。

赵辛楣说他“你这个人不讨人厌,但作用全无”。

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吗?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会一点,但没有在专一领域深耕细作,培养专业能力,也不沉住气,潜心修炼,到头来,什么也不会,没有实际价值,别人也不会聘用你。

02婚姻:不是毁于得不到的不甘,而是毁于终成眷属的厌倦

方鸿渐的感情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前有与鲍小姐的调情,后有与苏小姐的逢场作戏,再遇到“真爱”唐晓芙,最后为了躲避现实与孙柔嘉结婚。

《围城》里有句金句“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但在我看来,就方鸿渐而言,这座“婚姻围城”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1.心有傲气,看不上主动追求的苏小姐

苏小姐即使爱慕虚荣,擅长使用各种手段在男人之间周旋,但在外人看来,她学历高、家境优越,对于方鸿渐而言,已经算高攀的择偶对象了。何况苏小姐一开始就喜欢方鸿渐,后来还发生“主动索吻”一类事。但方鸿渐并不喜欢这类型的女性,在几番周旋后终于明确拒绝了苏小姐。没想到爱情和工作一样,都是越混越差,最后迎娶了普通女子孙柔嘉,还反而被孙柔嘉质疑苏小姐对他求爱的真实性:

你说她从前如何爱你,要嫁给你,今天她明明和赵辛楣好,正眼都没瞧你一下。是你追求她没追到罢!男人全这样吹牛。

2.因为软弱,失去挚爱唐晓芙

唐晓芙可谓是方鸿渐心中的“朱砂痣”了。

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倾心,唐晓芙对方鸿渐也颇有好感,两人还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互相通信,这段感情经历,对方鸿渐来说绝对是在之后人生念念不忘的。但他们却没有走到最后,是因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苏小姐的挑拨离间,但我认为,苏小姐的挑拨只是引子,因为苏小姐就算没说,他们真的在一起之后,等唐晓芙主动发现也有可能是分道扬镳的结果。

本质上,我觉得是因为唐晓芙的倔强和方鸿渐的软弱造成的。就像情侣吵架一样,女生是习惯胡思乱想,又不主动吐露心事的一方,这时候往往需要男生厚脸皮一点,把矛盾解开。但方鸿渐性格软弱,一直把解释的机会一拖再拖,结果留下遗憾。

3.为了躲避现实,与孙柔嘉结婚,终入“围城”

方鸿渐迎娶孙柔嘉,除了被孙柔嘉的“演技”所骗外,我觉得还有个原因是方鸿渐经历这么多爱恨纠葛,心累了,年纪也大了,事业又没有着落,还不如先找个温柔的怀抱避一避。结果,结了婚才看清孙柔嘉的真面目。

有句现代语“希望你结婚不是为了将就,而是为了爱情”,方鸿渐属于前者。谁建起了这座“婚姻围城”?方鸿渐自取的罢了。

03人生:可怕的是也许大部分人都会活成方鸿渐

《围城》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方鸿渐身上看出自己的影子:对待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结果事业一路下滑;对待感情,放不下自尊,留下遗憾;对待婚姻,难守初心,只好将就。

但最可怕的并不是“我们是方鸿渐”,而是“我们终究会活成方鸿渐”。多少人,在年轻时候自诩不凡,在最好的年华互相包容吹捧, 但社会迟早会揭开你的面具,发现面具后的你软弱无能。生活还开始磨你的棱角,磨你的傲气,让你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中用,发觉“原来我也只是个毫无用处的普通人”。

人生一路下滑,被繁忙工作、琐碎婚姻绑住的你,越来越意识到这是“围城”。可是,明明你可以拥有不同的生活轨迹,你本可以在留学时靠拼搏获得真的博士学位,在上海时不与周家翻脸,断失人脉,也可以明确拒接苏小姐放手追求你的“朱砂痣”,甚至可以在三闾大学时尝试换个“外圆内方”的处事方法让自己先活下去。

可是你没有,你终究是“毫无用处”。

从“围城”含义看,我个人认为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1、婚姻围城

作品中人物对话明确提示:婚姻是金漆的鸟笼,又是被围困的城堡,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通过防洪恋爱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关于婚姻的思考。小说一开始方洪渐就被父母之命送进了一个富有的婚姻,他因此得了留学的机会而逃到国外。

留学归来,一踏进上海就陷入一同回国的苏文纨倾心编织的爱情牢宠,他因为虚荣善良而迎合,但他不爱苏文纨而喜欢苏文纨的表妹纯真的唐晓芙。后来终因苏文纨多方作梗而造成误会分了手。带着一种失落的心情应聘到三闾大学,喘息未定又糊里糊涂地被同来的孙柔嘉一点一点地套牢。在婚姻的战争里他身心疲惫,那无休无止无意义的争吵,着实让未婚的人看了着实对婚姻产生恐惧。

2、人生围城

小说共九章,从第五章开始,方鸿渐就对人生万事有了围城的感想,纵观方鸿渐的人生,生活好象处处和他作对,恋爱婚姻、工作生活无一不是这样。从大上海到湖南小城,从银行职员到大学教师,从上司同事到亲朋好友,这一切无不让他感到困扰。更无所谓事业有成了。终于他辞职离家出走了。他要去投奔先去重庆的同学赵辛楣。

大家可以猜想那里有没有他的出路和归宿呢,他是不是又一次站在下一个围城的入口呢?你看方鸿渐渴望冲出围城,又身不由己地逃到下一个围城。所以在他的人生中围城随处可见。但是还有看不见的围城。

3、 精神围城

小说通过对方鸿渐婚恋纠葛描述通过对他生活场景几经辗转的描述,刻画出抗战时期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隔绝、空虚和彷徨。表现了他们陷入精神围城的困境。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这群人游离于但是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留学归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又隔绝于当时的新思潮新力量而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得失,可是他们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进行抗争的勇气,所以面对周围形形色色的庸俗和丑恶,他们只是迷惘地挣扎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玩世不恭尔还不失善良的主人公方鸿渐是这样,赵辛楣、李梅亭、苏文纨、孙柔嘉等等都是这样。而且他们无论身在何处,精神上总是孤立的,彼此不能沟通的,所以面对外面的压力和困惑,他们只能做出属于个人的盲动和逃避。钱钟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剖析了这群人个性和道德上的弱点和挣扎,揭示了他们精神的困境并由此引发我们对整个人类生存的整体反思。看完围城,你会在哈哈大笑之后映入深深地思考,你会发现它看似爱情小说,实际上更多揭示的是人性和人生百相,所以有人说《围城》是现代版的《儒林外史》,又和《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个人非常赞同。

围城不仅象征了主人公方鸿渐、赵辛楣等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痛苦、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从小说的深层意蕴来说,围城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暗示着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以及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围城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