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意义(诸葛亮六出祁山,文化意义是什么?)

网友提问:

诸葛亮六出祁山,文化意义是什么?

优质回答:

六出祁山是以忠为前提,仁义礼智信的集中体现。

孔明报先帝知遇之恩誓死复汉室还旧都是忠,以忠为主线,展开各种矛盾冲突,托孤为相父振武修文积极和吳伐魏鞠躬尽瘁是信。不越君臣之分,尊幼主,为礼。挥兵六出祁山,治军严明,所到于民秋毫无犯可谓仁义之师,对手下将佐或错或叛,处置也做到仁至义尽,为仁义。

孔明六出祁山无论胜负都是决胜千里,不掩智的光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就是智的化身。

孔明殉职殉国五丈原,死而后已是忠贞的总结,同时也结束了孔明奉行仁义礼智信的一生。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他是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也是无可奈何,答应了刘备的事,必须争取完成。他当初要是不出茅庐就好了,在隆中自由自在,著书立说,修身养性,觉悟成道,其结果更甚于出来。

其他网友回答

除了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执著,回报三顾之恩的知遇之恩外,还催出着穷兵渎武,不顾民生国力,自不量力的处境,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很值得后人的反思和警醒。提醒我们凡是都要长期规划,反复推敲,循序渐进,适情而定,据时而谋,避免因策略和战术上的固直和偏激而带来的重大失误!

其他网友回答

一、“诚信”

诸葛亮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尽民 心。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无信,人必不信之。”(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以诚信为本,令出必行,危难时刻不改成命。据《三国演义》记载,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领兵第四次伐魏,蜀军长史杨仪认为,前几次兴兵,军士疲劳,粮草补给困难,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二十万之兵,只领十万出祁山,住了三个月,却教这十万替回,循环相辅。这样则兵力不乏,然后徐徐而进,可得中原。诸葛亮认为这正是长久用兵之法,遂采纳该计,兵分两路,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违限者按军法处治。正当轮换军士准备回家时,司马懿来攻城,蜀兵惊骇。军情紧迫,杨仪建议将轮换军士留下退敌。但诸葛亮却丝毫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他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在战火即将燃起,事关战争胜负,国家危急时刻,诸葛亮仍然信守承诺,不做改变,诚信已成为他坚守的准则。诚信不是虚无他物,定会转化为巨大力量。众军闻之,皆大呼曰:“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暂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 ”众军皆要出战,蜀兵大获全胜。(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是诚信的力量,更是诸葛亮诚信治军的感召。

二、“廉洁”

诸葛亮生活的东汉末年,政治极为腐败,贵族豪强骄奢淫逸。而诸葛亮极为反对这种习气,力排法正等人“缓刑弛禁”、先施恩惠的主张,坚持严正执法,赏罚分明。他在答复法正的提议时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而著矣。”(《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提出考察贤才的七种办法,即“知人之道有七焉”(诸葛亮《自勉》),其中一条便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并重用清正廉洁的官员,从而使社会风气好转。诸葛亮不仅倡廉治贪,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诸葛亮病重期间,向刘禅呈上一份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奏表,“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这不仅是诸葛亮一生廉洁从政的真实写照,也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表。诸葛亮死后,丞相府清点财产,“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诸葛亮传》)。身为蜀国丞相,他始终坚持以廉立身、以廉养身,“先理身,后理人”,以达到“理身则人敬”的崇高境界。

三、“节俭”

诸葛亮明确提出“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并且付诸实践。诸葛亮在任丞相的近三十年时间里,要求蜀汉政府的各级官吏“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诸葛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杜绝铺张浪费。他提出,“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壁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乡纂组,绮罗绫彀,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丈刻缕,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碍农事,辎出入,袍裘索,此非庶人之所饰也;重门画兽,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主张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军队将士,都应当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他把官府用度超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物质需求视为“不遂礼制”, 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奢侈。在日常生活中,诸葛亮处处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他作为一国丞相,出则“乘素舆”,戴则“葛巾”。生活简朴,不讲排场,其家人也过着清贫的生活,“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诸葛亮《与李严书》)。他倡导丧事从简,“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魏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四、“勤政”

诸葛亮勤恳工作,任劳任怨。从政二十七年,戎马半生,先是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后是辅佐后主建立蜀国。受命期间他事必躬亲,即便细微小事亦亲自过问处理。如,为严肃刑律与管理章程,防止发生冤案或者产生更大的矛盾,凡是将士杖责二十军棍的,都要经过他的亲自审查批准,可见其繁忙和辛劳。辅佐后主“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他十分明白“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君勤其政,臣勤其事”(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的道理。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勤勤恳恳地主动做好分内的工作。《 成都府志》载,“九里堤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在蜀期间,诸葛亮亲自视察火井,并改进火井煮盐技术。励精图治的唐太宗曾多次向臣下称道诸葛亮治国的忠勤,他一再对臣下说,昔年蜀汉后主“昏弱”是事实,“然国称治者”是因任用了诸葛亮的关系(吴兢《贞观政要》),以此激励臣下学习诸葛亮的忠勤,同时勉励自己要拒谗任贤。

五、“忠诚”

诸葛亮在《兵要》一文中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他还 文化传承 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诸葛亮《察疑第五》),简短的四句话,就把世间的忠诚比喻得十分贴切。诸葛亮的忠诚思想,主要体现在辅助刘备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辅佐后主专权不越位。诸葛亮自出草庐,决心献身国家,为光复汉室,扶翼正统而奋斗,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和怨言,跟随刘备,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助力刘备扩大势力,设坛称王,忠心可昭日月。刘备在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取之。 ”(《三国志·诸葛亮传》)但诸葛亮却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诸葛亮传》)后来十二年的事实证明,直到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都一直在忠诚地辅佐后主刘禅,从来没有丝毫的不忠行为。为此,东吴太子太傅张温曾经评价说:“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三国志·张温传》)两篇《出师表》更是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此忠诚之心,世间罕见。

六、“尚学”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早年在隆中定居时,边躬耕边读书,学习经史和诸子百家,研究治国方略,密切关注现实,分析各派政治集团的斗争情况,精僻地提出了隆中对策,描绘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认真细致的研究。他亲手研制成功了“木牛流马”“损益连驽”,在当时军事战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集》收录了他关于理政、用人、治兵等上百篇,共计十万余言的文字,许多篇章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尤其是他的《便宜十六策》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国治军原则,立论高深,为后人所推崇, 可谓是千古治国治军者的经典。他的《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七、“法治”

诸葛亮认为,要想管理好国家,不能单靠仁德感化和教育,而应以定法度和明赏罚为主要依据。他说,“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主张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 ,亦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刑罚与教化合而为一。陈寿评价诸葛亮说:“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劝戒明”是立法治国的的辅助措施,根本是“用心平”。诸葛亮之平,不仅是执法之平,更重要的是法律之平。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他(诸葛亮)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

其他网友回答

小说就是小说 不要信以为真 看法不一样 效果就不一样 诸葛亮被民间歌颂 其实诸葛亮才是民族罪人 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 没有三国就没有后来的大晋朝 也就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 不过历史就是历史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文化意义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