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女人愿意给你泄洪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泄洪,为什么泄洪淹的都是村庄?

优质回答

(原创)泄洪,意指排泄洪水,开闸放水。凡指一座水库在遭遇夏天雨季连天大雨,上游雨水入库量猛增,导致水位上涨至极限时,为防止水库决堤而采取的一种开闸泄洪,减轻水库压力,保证水库下游安全的一种特殊手段。

为什么泄洪淹的都是村庄?原因在于一般水库多依地势建于高处,水往低处流,旱天时便于农业灌溉。但在涝天时相应出现了低地方的村庄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会出现受灾的现象。

这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一对矛盾。根据雨情,提前泄洪,无疑是减少下游村庄涝灾的有效办法。

安徽今天蓄洪,请问泄洪和蓄洪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泄洪和蓄洪是有区别的。

泄洪是在洪水期,河道或湖泊水库水位过高已经漫堤或洪水影响到堤坝的安全。开闸或用其他手段让洪水向下游排除,以确保堤坝或水库或河道的安全。

比喻今年7月19日安徽全椒县受强降雨影响,安徽滁河水位快速上涨。为缓解防洪压力,安徽滁州全椒县对滁河堤坝实施爆破泄洪。爆破泄洪后,滁河水位将下降70公分左右,缓解防汛压力。

比喻前几天三峡水位过高,为了确保三峡大坝的安全就开孔泄洪。

泄洪是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为了确保堤防或水库安全下不得已而采取的防洪手段。

蓄洪是指在洪水期将洪水存放在水库或大坝。供枯水期养鱼、发电或灌溉。

比喻丹江口水库每到汛期就蓄洪,让水库达到最高安全水位。确保南水北调有水可调。或汉江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时,泄洪来满足汉江下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再说三峡,遇见流量越大,三峡就得蓄水,流量越小,三峡就得泄洪,这就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的调节作用。

很多河流都在河道附近设有蓄洪区 ,当汛期到来时 ,蓄洪既能减轻河道洪水,也能满足以后生产生活的需求。

蓄洪、泄洪都是水库或河流湖泊调节水位的重要手段。

滁河大堤如果不爆破,王家坝如果不泄洪,安徽如果不泄洪,后果会怎么样?

优质回答

如果不果断采取以上措施,那么后果难料,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形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淮河两岸都沦陷,损失无限。

洪涝复盖豫皖苏,一场灾难。

看看王家坝在哪边就知道,王家坝不爆破第一个受害的就是下游的安徽城市。

所以不理解很多安徽人在这不服气什么,是想要拿阜阳、淮南、蚌埠现在还安全的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试一试吗?来赌一下苏北的水利工程修的有没有皖北好吗?

疫情期间武汉整个封城,武汉人民牺牲那么大,我也没看武汉人在网上铺天盖地的怨言啊。

舍小家为大家,今年疫情、洪水,已经这么困难了,大家少一点怨言,多一点理解,共同努力挺过去。

雨季泄洪,旱季蓄水,水库的作用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个人认为水库主要有以下作用:1、雨季的时候能够消减洪峰,避免洪涝灾害;2、能够蓄水供旱季使用;3、能够发电;4、增加周围空气湿度,对周围小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下游连年干旱地下水严重超采下游用水还要花钱买

说安徽泄洪是保江浙沪,这次滁州全椒泄洪是保哪里?

优质回答

19日凌晨2时49分,安徽全椒县滁河实施爆破泄洪!近日,受强降雨影响,安徽滁河水位快速上涨。为缓解防洪压力,安徽滁州全椒县对滁河堤坝实施爆破泄洪。据预测,爆破泄洪后,滁河水位将下降70公分左右,缓解防汛压力。

据多家媒体报道,安徽滁河大堤破开两处缺口,滁河水涌入堤内的荒草二圩和荒草三圩蓄滞洪区,顷刻间绿野变成汪洋。这是继18日启用东大圩蓄洪区后,安徽又启用的两处蓄洪区。这两次蓄洪区曾分别于1991年、2003年、2008年、2015年4次运用。今年已经是第5次,圩内万亩良田被毁,让人痛心不已,感叹大自然的无情。

一般说安徽泄洪是为了保江浙沪,这次滁州全椒实施爆破泄洪是为了保哪里呢?

安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位置比较“尴尬”,该地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2019年在GDP生产总值排名中,江苏省GDP为99631.52亿,全国排名第二位;浙江省GDP为62352亿,全国排名第四位;上海市GDP为38155.32亿,全国排名第十位;安徽省GDP为37114亿,在这四个行政区域内,安徽排名“倒数第一位”,当然只是相对而言,安徽经济实力在全国并不差。我国防洪抗汛向来讲究泄洪原则是:“舍小保大,舍穷保富”。因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四个行政区域中,安徽省必须做出牺牲,来保卫江浙沪地区。

滁河流域西南与巢湖水系毗邻,北以江淮分水岭与淮河水系为界,是长江北边的一条支流。滁河流经安徽、江苏境内,流经安徽滁州,江苏南京,河长224公里,自南京浦口入扬子江。流域面积约 8057平方公里, 滁河多年平均年降水为970 毫米,年径流总量24.98 亿立方米。滁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同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比如:水库放水、堰闸节制、分洪道分洪、分蓄洪运用等等。主要支流分布在左岸,有小马厂河、大马厂河、土桥河、来安河、皂河等等。由于滁河河道狭窄多弯,排洪不畅,下游圩区高程在8~10 米之间,堤防防洪能力不足5 年一遇。而滁河上游河段,均为间歇性河流,受此影响,安徽省境内的全椒县,10 年就有8 年受灾,旱涝交替,机遇频繁。有句俗话说的很贴切“大雨破圩遭灾殃,天旱无收饿断肠”,真实的反应了滁河原来状态。

滁州市,简称滁,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滁州南据长江,隔江与南京遥望,是南京的江北门户,东控京杭大运河,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滁州属安徽省地级市,而全椒只是滁州市的一个县而已。因此这次滁州全椒实施爆破泄洪,只是在安徽省境内的滁河之上进行,肯定不是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沿岸洪涝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安徽自己省内洪涝问题,显而易见是为了保滁州自己。

还有看下地图了很容易理解,滁河下游在江苏省六合附近汇入长江,在汊河镇滁河几条支流在此汇入,汛期汊河镇以下河道都是来势汹汹。修了条马汊河作为泄洪道,在八卦洲夹江附近入长江。近期的气象水文都显示,南京防洪压力巨大,滁河中上游提前泄洪,也是牺牲保沿江以下城市,同时也是确保滁河沿岸安全。也就是为了保全椒县和南京六合,至于有人说是保马鞍山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了,因为距离太远了,而且马鞍山在长江南岸,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安徽全省共36处泄洪区,全国首屈一指,滁州全椒县更是首当其冲,从1991年到现在已经出现五次泄洪情况,几乎是七八年一次。如果下游都要泄洪了,说明前面已经淹透了,不论如何长长的河流,中段防洪压力最大,全椒县就位于滁河中游,而最终洪水都会流入长江。全椒县为减少洪水造成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做出来巨大牺牲,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人感动。因此本人总结了一下,对泄洪区应该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眼下做好安抚,保证转移百姓基本居住和生活,并对淹没的耕地和财产损失进行登记统计,为后续发放补贴金做好准备工作。

二、平时做好宣传,避免违章建筑。国家有明文规定,泄洪区的房屋、工厂是不在泄洪补贴范围内的,提高宣传认知,对减少抗洪代价以及后续发放补贴有重要作用。

三、以此为契机,开展合村并居,对泄洪高发地区的村落进行集中安置,对减少抗洪代价以及推荐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举两得。

总之在洪灾面前,要让做出牺牲的百姓安心,更要从长远着手做好规划,减少泄洪区的固定建筑和设施投入,并适度开展迁居安置工作。个人见解,多修一些河流主干道,减少滁河对滁州的牵扯,将洪涝问题降至最低,这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所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安徽滁河泄洪,小范围讲保全椒,滁州,大范围讲保安徽,全国。希望全国人民都记住安徽人民为抗洪牺牲自己家园。期盼全国人民一起战胜洪水!

泄洪为什么都是在安徽省?江苏在下游为什么很少被淹?

优质回答

宏观的原因我不太了解,也无法回答为什么安徽淹了,江苏不淹。只能从细节谈谈我这个苏北人记忆深处的“上河工”或“挑河工”,来回答江苏的水利建设。

苏北平原,在以前大堤是比房子还高的人工建筑,往往大堤才是地方海拔最高点,从侧面也反应江苏人民历来对水灾的重视。大堤在苏北有的地方叫“大堰”,爬到大堤顶,就是“上堰顶”。

建国前,苏北也经常出现洪灾,听老辈讲大暴雨时村民必须轮流上大堤值守,遇事敲锣。如果水太大要产生洪灾怎办?大堤是有两岸的,淹了一边另一边就会保住,因此河两岸的村民就会自发的产生了矛盾,或者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比如一方抽签水性好的带竹竿去捅破对方大堤,有可能被淹死,也有可能被对方抓住,装在麻袋里沉到了河里。这些惨痛的经历暂且不提,反正历经洪水的考验,双方都会加紧大堤的建设,你建的高,我这边更高,有时候确实是自发的。

建国后开始治理水患,为了方便管理,把安徽的泗洪划给了江苏,江苏的萧县和砀山给了安徽。江苏这边尤其是苏北开始了大水利建设,修建了很多泄洪通道,这些泄洪通道有的就是在平地上用人工挖出来的,这种任务就是“上河工”。

上河工,历史的产物,自古有之,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年代必须的做法。那时候各家各户分配上河工的任务,属于强制性,各家的河工必须自带干粮和挖河工具,以及自己的铺盖。一到上河工的季节,各村为单位组成建制浩浩荡荡的拉着板车,干粮和铁锹出发去河工现场,大家喊着号子一起劳作,吃最差的干粮,干最累的活,还没有任何报酬,遇到冬天上河工,很多人赤脚下水干活的。

我家老爷子上过多次河工,我也去过河工工地干过活,因为家里没钱,不能出钱代工,只能以工代赈,但老爷子很少给我讲他过去多辛苦,而我也从不认为辛苦。

前几年我开车带着老爷子路过“徐洪河”大桥的时候,老爷子淡淡地说了句“以前我拉板车来这里挖河,走了2天才到”,而开车也就2小时的事情。

现在条件好多了,河工也消失了,但河工很多的故事,我认为可以写一本书。总之勤劳的老百姓一直在做些改善生存条件的事情,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无论安徽还是江苏,无论谁泄洪,都有人受灾,受苦的是老百姓。少点争执,多做工作,战胜天灾,老百姓需要的是安居乐业。

我们先看一下江苏与安徽的位置关系:(地理纵横制图)

上图中有以下几个地理要素把江苏与安徽联系起来,一是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东西穿过安徽,于江苏注入黄海,二是安徽与江苏交界处有两个湖泊,分别是洪泽湖与高邮湖。因此江苏与安徽处于淮河的上下游,安徽在上,江苏在下,两省以湖泊为交界。从水文要素来说,两省是一条河流和两处湖泊的关系。

淮河的很多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的北侧,具有山区河道特征,并且比较特殊,淮河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上游长360公里落差174米,中游长490公里落差16米,下游长150公里落差6米,这样的落差主要集中在安徽上游河段,由于山区河道流域范围狭窄,落差又大,流速快,水流急,泥沙含量又高,河流汇集到安徽省区后地势减缓,垂直落差锐减,流速减慢,泄洪不畅,导致洪水灾害,历史上王家坝水灾非常严重,为此象长江荆州一样,修建了分洪区。 如下图

通过上面两张图看出,淮河上游河段水系特征决定了洪水灾害在安徽省,加之淮河水系发育呈扇状水系特征,洪峰容易叠加,上游水库受到威胁时,就要开始泄洪,所以安徽成了泄洪对象,安徽只能默默承受。

而江苏却不同,淮河到了下游,水流速变慢,河道展开,又遇到了洪泽湖与高邮湖,经过它们的缓冲和扩容水势慢慢缓和下来,洪峰量也降低了很多,所以这里洪水灾害也就去了存在条件。

为什么江苏省地势低,洪水灾害还少呢?

我们看上图:洪水进入了洪泽湖后,洪泽湖派发,一支向南注入高邮湖,之后汇入长江,大约占70%的水量。另一支从洪泽湖进入我们人工开挖的苏北灌溉总渠,汇入黄海。如果你再仔细看看上图,江苏人民真是勤劳,发扬了愚公移山精神,开挖了多条纬向水渠,一条条,一道道非常多,这些水渠虽然比不上大江大河河道,但洪水来时,可起到了引导洪水汇入大海作用。因此从安徽下来的洪水到了江苏以后,不断分流,尽管位置低,却没有了洪水灾害。

此外还有地形问题,一般来说盆地地形容易出现极端洪水灾害,近期的安徽歙县、鄱阳湖、洞庭湖就是如此,而江苏洪水来了不是汇集而是分散,这样江苏也化解了洪水灾害。

江苏长年处于海拔较低的位置 ,防涝是生存之本、立足之地,所以洪水来了,平时准备工作做得不错,常抓不懈,洪水来了有预案,这也是洪灾少的原因。

安徽没什么好办法,与江苏相比天生就是洪灾多。不要有什么怨气,也不要说牺牲安徽换得了江苏人民的幸福,洪水灾害是由河流发育和地形所决定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泄洪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