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主要思想的什么著作(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网友提问:

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优质回答:

王明阳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就算是现代,他的很多思想还具有指导意义。

1、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王明阳思想用一个词归纳,就是“致良知”,短短的三个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意思是从人的良知出发,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王明阳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他认为,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就会显露出来。

2、为什么受到推崇?

王明阳是一个文臣,却能统兵南征北战,且只用一年多时间剿灭了为患南赣数十年的臣寇盗贼;在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时,只用四十多天就平定了叛乱……

他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不拘泥于诗词文赋,他广泛涉猎兵法,还修习武艺;他能洞察善恶、明辩是非,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灵活远用。

3、和我们生活工作的关联在哪?

王明阳不光学问大,同时人情练达,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他把他的哲学认知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能做有机结合;不光有思想,处事圆滑老道,且不失理想主义,忠君爱国。 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读好书,受益一生。关注@亭亭悦读,阅读路上一起同行。

其他网友回答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废话需要你说么。别着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让你的心思幡然一震。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

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

解释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

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

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

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

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本性。用现代话说。就是性格。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借以区分人与人之不同本质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属性。康德说性格有两类,一类是悟知性格,一类是验知性格。这是康德的伟大发现。

王阳明所谓的心,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了解体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个婴儿我们也很容易区分其不一样之处。就算两只狗也有不一样之处。那你可能问我,瞎说。有的人小时候沉默寡言,长大后活泼开朗,那你说他本性是什么?那我就要问你你怎么看待本性,一个乌龟没了壳就不是乌龟了吗?同样一个蜥蜴穿了壳就是乌龟了吗?所以开朗活泼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吗?

你承认这个就能继续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会受到后天的实践例如环境或者知识例如他人的教说,发生改变,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改变,不如说是一种包装,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随意理解。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

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这个时候能阻拦你的还有什么呢?各种分析有何用呢?相当于你了解了自己是一个三毫米的螺母,自然会去找三毫米的钉子。还分析个啥?不了解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的时候,去分析钉子,就等于是双向分析。双向分析最后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动,自己却是不清楚的,但行动却还是会严格的根据本性发生作用。

这就是知行含义的真正奥义。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它的另一个解释可以说是,知与行的必然性。

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想你这么说不是性格决定论嘛。老生常谈,而且如果像你这么说我知道自己是个三毫米螺母,那我还奋斗啥,你这不又是宿命论嘛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又,你又如何知道别人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纵然通过几千年的时间,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罢了,自然先一步学习或者通过实践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优势,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阳明悟出知行合一。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

你们懂吗?悟到的那个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奥义都告诉你了。

问,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思想理论被世人称为“心学”或“阳明学”,其核心是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指内心,即万事万物之本源;“理”指道理,原理,即宇宙自然之天道。

知行合一:

知为明,是行的开始,行为体,是知的体现。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未知而行,不利其果。先知者行,即行者知,无往而不利。

致良知:

良知即人之本性,命运之本源,一切的行为都应对本性尊崇。此为圣贤之道。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博大精微哲学思想,只要能领悟一二,或许就能为人生解开一些困苦和迷惑。正如先生的诗写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请关注:后山悟道,我们共同学习!

图片取自于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在当今社会一直受到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笔者自忖才薄,不敢妄谈王阳明先生的高见,只是见到题主的问题,出于交流的目的,略聊一二。

王阳明先生生平经历,一般的朋友自然耳熟能详。比如龙场悟道,比如一些思想内容,比如一些典故,我们也都有一些了解。

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做个探讨:

一、核心思想

01 心即理。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

一切法从心想,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无二无别。

02 致良知。

‘致’,一是达到,二是极致。

‘良’,是善、好。‘

‘知’,一是知道,二是通”智“,智慧。

合在一起大意是,到达极致的、最善最好的智慧。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含”致良知“之意。

03 知行合一。

一解,知道了就要做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二解,智慧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化为自己真实的受用。

三解,智与行,本身就是一不是二,智慧就是行为,理就是事,

二、相关著作(网络搜集)。《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三、现实关联。我们一般人,可以从阳明先生的著作中去探索先生的思想,了解并学习,明白了”心即理“,能够”致良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工作、事业、待人接物各方面,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能够落实先生的教诲,传承先生的思想,并影响更多有缘人学习受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