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为何说安康不说快乐?
优质回答
端午节也是纪念先人的日子所以说不能说快乐而是端午节安康
有意思的问题,煮鹤不缺席。
题主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当下我们文化发展避无可避的一个问题。
从表面上看,“端午安康”和“端午快乐”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因为“安康”的意思,就是“平安健康”。
而“快乐”的意思,我觉得不用解释,就是开心欢乐嘛!
这两种祝愿,无疑都是美好的,其实都不算有什么毛病。
现在之所以会产生“适合”与“不适合”的争议,其实主要还是认知不同的问题。
“端午安康”是属于古人的问候方式。
而古人会选择这种方式问候方式,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五毒出没说
端午节这天,其实不止是纪念屈原那么简单。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这个数字非同一般,通常被视为天地阴阳交汇的象征。
而端午节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在这一天,天地阴阳的交汇达到顶点,各种对人有害的毒蛇猛兽,飞虫蚊蝇都开始活动,释放本身的毒性和本能。
记性好的小伙伴应该都还记得,在《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就是在端午节这天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了许仙。
而道行较低的小青,在这一天连维持人形都无法做到。
原因就是端午节这天阴阳交泰,作为“五毒”之一的蛇,它们很难抑制自己伤人的本能。
所以端午节这天,也被认为是毒虫出没最严重的一天,古人说“端午安康”,其实意思跟“你可别被咬了啊!”一个意思。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地方端午节这天会用艾到叶,就是因为古时候大家认为艾叶有驱逐毒虫功能。
这种说法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属于正常,但在如今的时代,却已经很难再有什么市场了。
现在所谓的“五毒”中,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大多都成了保护动物不说,真被它们咬了现代人也不怎么觉得害怕了。
缅怀先人说
尽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端午节这天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但实际上来说,关于端午节这天是纪念谁的说法至少有四个。
第一个传说,当然是不愿屈服强秦投泪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二个传说,则是纪念屈原的前辈“老乡”伍子胥的。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越以后,因为跟吴王夫差在处理越王勾践的问题上产生了冲突,吴王夫差一怒之下逼死了对他忠心耿耿的伍子胥。
伍子胥临死之前留下遗言,让人把他的眼珠子挂在城楼之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
夫差听说以后非常愤怒,命人把伍子胥的尸体到江里去。
而伍子胥的尸体被扔进江里这天,刚好是五月初五。
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开始过上了端午节。
第三个传说的人物更早。
是为了纪念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谋臣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重耳没有发达的时候,跟丧家犬一样四处流浪。
但介子推作为重耳的谋臣,对重耳非常忠心,甚至曾经在重耳穷困潦倒的时候,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
但晋文公登上晋国君位,大封跟随自己的老人的时候,偏偏忘记了他。
直到有人替他鸣不平,晋文公才想起了为自己割过肉的介子推。
但这时候介子推已经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晋文公为了找到他,一急之下命人放火烧山。
结果很明显: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被重耳一把火烧死了!
东汉的蔡邕先生曾经提到过,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来的。
第四个传说比较特殊。
这个传说的时间最晚,流传程度也不是很广。
因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曹娥跟前几位比起来,不但没什么背景,能力也很难说有多出众。
相传东汉时有位孝女叫曹娥,有一天她的父亲不幸掉江里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曹娥在江边嚎哭了十几天,依旧找不到父亲,于是就在五月初五这天跳江寻找自己的父亲。
后来曹娥虽然也被淹死了,但她浮上来的时候却紧紧的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女,就把五月初五这天定为端午节。
我们现在综合起来看,这四位被纪念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以悲剧收场。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说“端午快乐”的确是不合适的。
因为这一天纪念的,都是一些悲剧人物。
个人看法
虽然我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知道一些内情,但我依然不觉得说“端午快乐”有什么不妥。
原因也很简单:你的大清已经亡国了……
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有一成不变的文化——除非它的主体民族已经灭亡了。
每一种活着的文化想要发展,必定会面临各种融合突变。
如果没有这种融合突变,大家这会儿应该还都光着屁股在树上找果子吃……
我们要振兴传统文化,主要目的是发掘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永恒不变的哲理内核。
而不是搞什么形式上的繁文缛节,显得自己有多博学。
传统文化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的闭门造车。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见官下跪也是传统文化,但现在有几个人愿意复兴它呢?
至少我个人看来,“端午快乐”没什么不妥,因为没有什么人不想“快乐”。
我们记得这个节日的前提,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这个节日,在这一天大多数人都能获得欢乐。
如果真想在端午节这天大哭一场,那是个人的选择,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我已经满了十岁,对伤春悲秋没有兴趣,感情也没替不了解古人流泪那么脆弱。
不行吗?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安康?
优质回答
端午的起源是与屈原无关,这是百分之百的。因为端午节远远早于屈原,甚至是远古就有的节日。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说法显然不同,犹太有五旬节,芬兰有6月25盛夏节!印第安6月24太阳祭。很显然端午是阴历产生之时就有,是夏至节的一个变体。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但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说端午快乐呢?因为端午节是一个含有几分悲痛色彩的节日。历史上有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河自尽殉国了。当时的人们对屈原的去世非常悲痛,为了保存他的遗体,就用竹叶和糯米做了很多叫做“粽子”的食品投到河里,吸引鱼来吃,以免它们去侵犯屈原的遗体,并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我们既已知道这一天是屈原的忌日,又是历史上的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非常悲痛的日子,尽管这种悲痛的气氛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了,所以不宜说“端午节快乐”这样的话。你仔细琢磨一下,那样说是不是有一种与这个节日的来历极不协调的感觉?改用“端午节安康”之类的不会与端午节来历形成情感冲突的祝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端午节为什么更多的人都讲端午节安康,而不是端午节快乐?
优质回答
端午节不说快乐而说安康是因为端午节的由来。
一般人们逢年过节时,因为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家都会相互祝福和对节日赋予美好的祈望。比如喜庆气氛浓郁的新春佳节,大家都会彼此祝愿,说些喜庆好意头的新春祝语以期能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再比如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一天,也是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喜庆节日,所以大家在这一天的相互祝福和许愿都是美好圆美的祝语。
清明节是祭祀的节日,是对先人寄托哀思的节日。是一个不适合说些开心、快乐祝福的节日。
端午节不适合说端午节快乐是因为端午节的由来。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为忧国忧民、不忍见国家遭受侵略,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当地百姓感其爱国情怀,荡舟于江上救援,并抛饭团让江中生灵饱食,以保屈大夫身体免受伤害。后来逐渐演变成在这一天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屈原。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吴王夫差因为听信谗言要赐死进忠言的伍子胥。伍子胥请其在他死后将他的眼珠悬挂于吴国都城门上,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兵马攻陷吴国。吴王听后大怒,将伍子胥的尸首抛下大江,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所以也有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是以一种感慨的心情来缅怀屈原和伍子胥的爱国忧民的情怀。所以说端午节快乐就不是很合适。
端午节应该说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优质回答
我们所记得的,只是棕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假日,沒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今天是端午节,纪念古人屈原的日子,所以今天说端午安康更合适!
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是端午节,在此兰祝福大家,粽子粘粘,思念甜甜,粽子软软,祝福闪闪,棕子香香,健健康康,粽子大大,财运佳佳,粽子多多,安康多多,兰真心祝福空间里的好友们,端午安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应该说端午节安康,而不是快乐,因端午节是祭祀节日。
为什么有人认为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而要说“端午节安康”?
优质回答
端午节,夏季(午月)开端。这个季节,天气开始进入暑热时段,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
古人常形容此间为“恶月恶日”“五毒尽出”。这个时节,老百姓会吃“五黄”、饮雄黄酒;拴葫芦、扫把,挂五毒图;采艾蒿,将艾蒿插在门上等,以表达求平安、禳解灾异的美好期许。
最初始的端午节,可以说是我国先民最早对防疫的一种警示,是最早的防疫节。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在民间,还有给孩子戴五彩绳、挂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头上写“王”字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
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说“端午快乐”没错,但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更为贴切。
直到后面屈原在这个祛病防疫的节日殉国明志,才逐渐转变为我国祭奠屈原以及缅怀高洁情怀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在江南地界上,有的地方是纪念伍子胥,有的是纪念屈原。从此可以看出,端午节是一个蕴含着深厚爱国情怀的节日。人们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粽子联系在一起。
而人们更过的认为端午节的粽子就是为屈原而设,其实并不是。早在春秋之前,吃粽子和端午节即已存在。
只是我国的文人更多的将屈原的这种精神化作一种文化符号把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等已有元素聚合在一起,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意义。从而使得端午节流传千年。
我国人民把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以某个人为符号作为传统文化,足以可见,屈原的人格是很具有魅力的。可以让后人把如此的一个重要节日和他绑上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端午节现在代表的不仅仅是祛病防疫,更添加了爱国主义情怀。对于这样的一个节日,自然说“安康,祥瑞”要更好一些。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无论是时间还是起源都会追溯到很早的先民时代,但是无论其根源是什么,都是我国人们祈求美好心愿和对先贤圣人的沉重追思。
有人说端午节只能说安康,却不能说快乐,为什么?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端午节的来历说起。我国古代有位大思想家,诗人,他的名字叫屈原。因受当时朝庭的迫害,而投江自尽。这一天,刚好是阴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蟞虾蟹,啃食屈原的遗体,就往江里投放粽子,蛋类等食物。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便于以后年年纪念,这位大诗人。我国人民,每逢过年过节,都有向亲朋或者同事,相互说些祝福话的习惯。诸如:开心快乐,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而在端午节这天,是不会选择这些语言,相互问候的。因为这个节日,是纪念缅怀和驱邪的日子。只能说:祝你安康。
这是不是和屈原有关系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为什么说端午安康而不是快乐】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