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康有为所领导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改变了多少中国现状?
优质回答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告诉了国人想通过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中国留下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
政治经济
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
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思想文化
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
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死有什么意义吗?
优质回答
当然有意义了,一个百日维新,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处动了腐杇无能反动无奇的根基命门,,,它的死是忠君报国,不畏强权的化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谢邀请。
谭嗣同是一条真汉子!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出生时,其父为湖北巡抚,可以说其家境优越。但是他很早就接受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在湖南通过著书立说和办《湘报》,组织会馆等宣传新法救国。名声甚著。
1898年6月,光绪帝开始戊戌变法,8月,谭嗣同经人推荐成为军机四卿之一,进入变法决策中枢,受到光绪帝信任,有感于光绪帝的信赖以及看到光绪帝变法图强的决心,谭嗣同决心全力以赴,九死不悔!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搜捕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流亡日本。谭嗣同本有机会出逃,但是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决心继续做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救光绪帝,策反袁世凯。不过事出仓促,力量悬殊,谭嗣同于24日被捕,28日未经审讯就和其他五名变法志士被杀于菜市口,临死他大义凛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有人说他的死唤醒了民众,不敢苟同。因为当时围观老百姓不少,大都是对“戊戌六君子”持敌对态度,唾骂者居多。愚民之麻木不仁可见一斑!
不过他的死仍然有意义,正如他自己说的“为变法流血从自己开始”,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救国图强,也为中国人英雄谱和血性精神上,写了重重一笔,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戊戌变法失败主要是时机不成熟吗?如果成功对国计有哪些积极意义?
优质回答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慈禧太后只能允许光绪帝变法图强不能允许光绪帝抢班夺权。一个傀儡皇帝想通过变法维新运动成为有实权的皇帝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慈禧太后无心将权利还政光绪帝
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时就表现出对权利欲望的强烈,在慈安太后去世后更是把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帝想亲政她都不愿意还政。
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外甥,这关系虽然也比较近亲,但选择让幼年的光绪帝继位也是慈禧太后不愿还政的有利表现。
光绪帝成年后慈禧太后自然还是不愿意把权利给他,所以戊戌变法只可以去富国强兵,而不能将实权归于光绪帝。
变法急于求成最终流产失败
戊戌变法实施后光绪帝的诏书就发布了上百道,但改革是会得罪守旧大臣利益的,他们自然就站到了支持慈禧太后的一边,变法的阻力也是越来越大。
光绪帝为掌握实权不但召见了北洋新军的代表人物袁世凯还将阻挡变法的内阁老臣都罢免,这样的举动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反感。而光绪帝想掌握军权的消息被袁世凯传递给慈禧太后后,慈禧太后就准备发动政变了。
戊戌变法就这样被慈禧太后镇压了,谭嗣同等六君子殉国,从变法的内容看很多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近代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变法措施过于急切太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造成了变法阻力重重,甚至有了抢班夺权的举动最终被慈禧太后镇压。
总结
戊戌变法想要成功必须得到实权派慈禧太后的支持,当然光绪帝不能有抢夺慈禧太后权利的举动,所以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想变法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想要成功那更是难上加难!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仅是因为变法的时机不成熟,更是因为选择了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历史上的成功的变法,!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还是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改革。都是因为得到了国家实权派的绝对支持!就连慈禧当时都调侃过维新派:“他们变法为啥不找我呀”! 在自身非常脆弱的时候,却把革命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再说如果成功!
如果戊戌变法能够成功,自然能让中国国力有巨大的提升,不仅能够改善当时的落后局面,更能让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 但是,戊戌变法还是基于皇权之上进行的,依然无法摆脱皇权专制的色彩!所以无论结果如何,还是无法直接让中国进入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时代!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优质回答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异常不满,不仅重新训政,还把光绪帝圈禁到了瀛台。一系列举动之后,朝廷上下都在传言,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另立新君。
然而,就在慈禧太后即将采取下一步行动时,西方列强们跳了出来,出面干涉清廷,明确反对废黜光绪帝。
按理说,光绪帝要“维新变法”,要使得清朝更加强大,西方列强应该反对他才是,为什么这时候却蹦出来支持他呢?
而慈禧太后最终没有废掉光绪帝,真的仅仅是西方列强反对吗?
一、
维新变法后期,面对各种反对势力的阻拦和攻击,光绪帝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废呢?
要说他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那真就把光绪帝看低了,这些年来,光绪帝做任何事情,都会顾忌到慈禧太后的看法,必然也会考虑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
其实维新变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整顿官制,类似于精简机构,撤除或合并一些部门和机构,提高各部门办事效率。
这才是变法受到的最大阻力来源:
“京中已有裁撤六部九卿,而设立鬼子衙门,用鬼子办事之谣。”
真正引发光绪帝执政危机的却是他撤掉了礼部六位堂官,实际上是这六位抗旨不尊,光绪帝想杀一儆百。而且这也是光绪帝亲政以来第一次行使官员罢免权,实在是忍无可忍的前提下。
作为大清国皇帝,且已经亲政,本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行使官员罢免权,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光绪帝此举却触犯到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变法开始之前就发布了一条谕旨,二品以上高官都要去她那谢恩。等于是告诉光绪帝,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和罢黜权并没有下放给皇帝。
随后事后慈禧太后只是在光绪帝请安的时候训斥了他一番,但按照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中记载,早在这件事之前,慈禧太后就在“隐谋”废掉光绪帝了:
“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
二、
真正迫使慈禧太后叫停变法,圈禁光绪帝,并产生废黜想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件事便是刚刚提到的某些顽固派大臣的控告,荣禄就不讲了,他是坚定站在慈禧太后这边的。其中的内务府大臣立山,他曾被慈禧太后派往天津跟荣禄密谋,商量怎么对付光绪帝。
他回来之后,跪请慈禧太后训政,但慈禧太后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于是他诬告光绪帝:
“上派太监往各使馆,请去西后!”
第二件事,则是光绪帝召见了伊藤博文,这让那些守旧官员大为不满,毕竟甲午战争才刚刚过去两三年时间。
本来变法是自己人在变,就算是过分,好歹都是国人,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清。但光绪帝召见了伊藤博文,等于变法力量中加入了外国势力。这让慈禧太后警惕万分,一旦维新派中增加了大量外国人,那时候再干涉就会引发列强不满,也会让慈禧太后更加难以施展手脚。
第三件事,则是维新派误信谣言,误信慈禧太后将在秋天天津阅兵时,废掉光绪帝。
实际上去天津阅兵是荣禄的主意,主要是为了逗太后高兴,当时众臣争论的焦点也是太后和皇上坐火车去天津是否合适。
而慈禧太后是非常想去的:
“太后则甚以为乐,谓己从未坐过火车,今初次乘坐,视为有趣之事。”
三、
光绪帝却不愿意让太后去,认为太后去不妥,这让慈禧太后愤怒了。于是维新派就认为慈禧太后将在天津废掉光绪帝,才有了谭词同去见袁世凯之事。
维新派都传遍了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慈禧太后必然也会听到风声,再加上维新派的一系列动作,最终惹恼了慈禧太后。
由此可知,真正引发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重新训政的原因中,有两条是跟国外势力相关的,或者说,是她自己认为相关的。
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想不想废掉光绪帝呢?
如果单纯地从慈禧太后的一系列行为中看,她确实是有这种想法的:
圈禁光绪帝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试探一下西方列强的态度,于是慈禧太后宣布光绪帝病了,并以皇上的名义召天下名医来给光绪帝看病。
但看病讲究望闻问切,给光绪帝看病却是慈禧太后再讲光绪帝的病情。医生摸脉也是虚按在光绪帝手上,根本看不了病,开方子也只能开一些调养身体的上去。
后面的医生去了,也基本都是同样的结局,这时候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的传闻,就已经路人皆知了。
一方面对内宣传光绪帝病了,要看病,另一方面却对外国公使讲光绪帝身体健康,不用看病,于是引起了各国公使的关注。其中法国公使态度坚决,要派人去看看光绪帝到底病没病:
“现在各国会商,要验看大皇帝的病症,本人奉本国政府的电令,非看不可!”
虽然慈禧太后一肚子不满意,也抱怨大清皇帝病了,跟你法国人有什么关系,但迫于形势,还是答应了。
四、
那么西方列强为什么反对废掉光绪帝呢?
有好几种原因,首先就是观念问题,就类似于现在他们仍然不理解中国。很多在西方人看来根深蒂固的观念,放到大清,就不一样了,价值观不认同:
在欧洲各国,哪里有太后这么一个职位,国王还活着,他才是掌权者。而且他们认为,妻子比母亲重要,可以妻以夫贵,不能母以子贵。他们能理解大清的一夫多妻,却不能理解太后权力比皇帝大,竟然能废掉皇帝?
而且光绪帝并没有干什么错事,说他不孝?说他执政有问题?说他要政变?说不过去啊,本来大清国就是光绪帝的,他自己反自己?
其次,更换光绪帝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
光绪帝不管怎么说,也是变法维新派,有向西方靠拢的想法,慈禧太后确是守旧派。他们也清楚,在西方势力繁杂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把大清变成殖民地。维护一个完整的大清,有利于他们做生意,赚钱,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主要目的就是逼着大清跟他们做生意。
光绪帝如果被废,一方面大清可能会陷入内斗,另一方面,换一个皇上,或者还是慈禧太后当政。都会给西方列强跟大清经商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再有便是维新派的游说了,毕竟这之前维新变法轰轰烈烈,他们跟西方列强沟通较多。他们会想方设法告诉这些列强们,光绪帝的新政将非常有利于你们,毕竟变法的过程就是不断在咨询你们的。
而如果废掉光绪帝,你们想想以后即将当权的那些人,跟他们打交道容易,还是跟我们容易?
五、
那么光绪帝为什么最终没能被废掉呢?
刚才提到了,西方列强反对是一方面,国内反对是另一方面:
此时的清廷已经不是过去的清廷了,当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廷给各地方大员下放了很多权力。后来八国联军来的时候,东南互保就是各地大员抱团对抗朝廷的展现。
这些掌握着军政大权的巡抚、总督,不仅有各自的税收来源,还掌握着军队,清廷的任何政策颁布,必然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所以,当时慈禧太后要废黜光绪帝的消息传到各地大员耳中后,他们基本都是反对的。比如当时地方三巨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原直隶总督李鸿章均反对。
实际上,对于慈禧太后自身来讲,废掉光绪帝,对她同样不利:
光绪帝一天还在,她就能一天控制朝政,圈禁光绪帝其中一条原因,也是在宗族势力的压力之下进行的。
她重新训政的时候,也只说光绪帝错了,至于错哪了,她并不说,就是怕被宗族势力抓到把柄,一心要废掉光绪帝。
迫于压力,也是为了安抚他们,慈禧太后决定立端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造成一种即将让光绪帝传位的假象,其实这也是慈禧太后对付端王载漪等人的一个手段。
而真正在宣传慈禧太后将要废掉光绪帝消息的人,恰恰就是端王载漪一伙,他们希望朝政变乱,越乱越好。同时他们也向各国公使发文求助,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显然,最终各国激怒了端王。
义和团运动越演越烈,清廷从一开始的围剿改成招抚,这其中就是被端王一伙利用了,因为仇恨洋人,才利用义和团给清廷施压,给洋人施压。
实际上立端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之事,也引发了朝廷上下的不满。比如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就明确通电朝廷,明确表态支持光绪帝:
“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
而且,他们还通告各省:
“如朝廷不理,则请我诸工商通行罢市集议。”
当时一起签名的有1231人,可都是政商界大佬,这将会影响到西方列强的利益,这也是西方列强干涉的原因之一。
后来八国联军来了,端王势力几乎消亡殆尽,从西安回来后,端王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大阿哥溥儁也因此被废掉了。
后来,慈禧太后宣布对十一国宣战,很有可能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端王集团势力,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猜测。
也是因为她的这一举动,彻底把中国拖入了深渊……
参考资料:
《清史稿》、《清史通鉴》、《走向共和》、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向斯《老佛爷吉祥》等……
光绪皇帝已经亲政了,至少名义上他现在是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祖宗江山基业的第一责任人。尽管光绪皇帝一直被慈禧太后的阴影所笼罩,被迫充当傀儡角色,可是光绪皇帝这位年轻人,有着先祖们同样的进取心,他不愿自甘堕落,更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他渴望主掌朝政,成为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帝。因而,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只会是愈加激化。其实,这戊戌变法就是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这对名义上的母子之间矛盾爆发的一个“产物”,也是光绪皇帝命运走向万劫不复的转折点。
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德国人又借机敲诈大清政府,抢占我胶州半岛,此时之中华真的是雪上加霜。面对如此窘境,光绪皇帝更加坚定了他的改革决心,于是他启用一些维新派的一些年轻人,如谭嗣同、刘光地、杨锐和林旭四人为四品军机章京,想法是以维新派控制军机处,方便皇帝命令尽快下达。同时,光绪皇帝加快部署和实施以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的改革大纲,改革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图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即 光绪皇帝
当然,尽管光绪皇帝摆出大干一场的架势,但是其实影响的范围十分有限,问题就是他不是实际掌权人。就是为了争夺这个权力问题,光绪皇帝以及维新派们开始铤而走险,光绪皇帝开始触碰慈禧太后最为敏感的人事权,他开始对在京一、二品大员,以及实际掌权衙门进行人事变动。这一下慈禧太后立刻跳脚,立刻出面横加阻拦,并且发布懿旨收回皇帝对于二品以上官员之任命权,这是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的警告。面对慈禧太后的警告,光绪皇帝马上面如土色,认怂!
虽然光绪皇帝怂了,但是维新派依然激进,他们认识到了慈禧太后依然是大权独揽,但是他们却做了愚蠢透顶的错误决定,发动政变欲除慈禧太后而后快。
图 慈禧与外国公使夫人们的合影
而通常关于这场变革的失败,就必定会提及一位争议人物“袁世凯“。关于袁的争议无非以下几点:
1、事情的结果几乎是取决于袁世凯的抉择,作为一名中上等军官的袁世凯,当时有那么厉害吗?
2、老奸巨猾的荣禄和袁世凯怎么就不那么义无反顾的跟着慈禧太后对抗光绪皇帝?
3、以慈禧太后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完全不知情,甚至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几位大臣的选择上吗?别忘了,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是亲自领导过两次政变的风云人物了。
其实,早在谭嗣同找到袁世凯之前,慈禧太后就已经时刻盯紧光绪皇帝这伙维新派人的动向,而且做了针对性的准备。当光绪皇帝一纸调令将袁世凯从天津调到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已经明白了维新派人的意图,她早已安排妥当,就等君入瓮。袁的精明之处就在于,这等决定命运之事要懂得“慢半拍”,看看再做决定。
图6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果然,就在还没等维新派出手之前,慈禧太后掌握一些证据之后率先发力,以迅雷之势迅速将光绪皇帝控制住,同时逼迫光绪皇帝就范,开始捕杀维新派人士,史称戊戌政变,这也是慈禧太后一生领导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政变。慈禧太后三下五除二,轻松摆平了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也在菜市口被处以极刑,康、梁二人流亡海外。结果就是慈禧太后则再次光明正大的继续执掌朝政,光绪皇帝彻底成为慈禧太后的阶下囚。要不是迫于洋人之阻挠以及保皇派大臣们的极力反对(荣禄和袁世凯都是保皇派之一),那光绪皇帝的结局也会很难预料。
这次变法最后以政变的形式悲惨收场,真正能够名垂青史的也只有那几位的无私奉献而流血牺牲的君子们了。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