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城市的古镇好玩(中国比较好玩的古城)

网友提问:

全国这么多古城、古镇,你认为哪个最好玩?

优质回答:

要说古城,古镇,好玩,当首推四川了,有时间可以来感受一下,会给你.留存难忘的印象。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非常喜欢古镇游的,也去过很多的很多的古城,古镇。但最喜欢的还是山西的平遥古城。

不是因为古城的风景多美,而是震撼于平遥古城史诗般的晋商文化。

在古城内无处不在的票号、镖局、商会及各家大院,它们在见证着晋商曾经的辉煌,诉说着浓浓的晋商文化。

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古城的夜晚还是别具特色的。它不会像丽江那样整座城都在做生意,比起丽江还是安静了很多。你可以悠闲的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 ,平遥牛肉,碗托,刀削面,猫耳朵等等。再选上一件富有盛名的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平遥推光漆器留作纪念。

逛完古城,还可以到距离平遥古城只有42公里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拍摄地点“乔家大院”去看一看。

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保存的也非常完整。

其实古镇游,一定要找你感兴趣的点去游。有的喜欢古镇的宁静,有的喜欢古镇的风景,而我独喜欢古镇的建筑,古镇独特的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千城一面,千镇一样,真正吸引人的是当地风格迥异的风光、风俗和文化,如丽江雪山和纳西族风俗,大理苍山洱海风光和白族风俗,凤凰土家族和附近的张家界风光,平遥的晋商文化及附近的五台山风光…。去古城古镇只是去一个目的地,更有意义的是古城古镇背后的风光、风俗和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贵州作为一个小众网红旅游地,风景很美,一年四季都很适合过去。同样就造成了游客很多,酒店资源紧张,所以一定要提前安排好,在网上预定票,住的都是星级酒店,非常舒适,去那游玩在宾馆就可以订票,非常方便。

其他网友回答

碾子老街,它不是全国最好的古镇,但它是我心中最留恋的古镇。

光阴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36年了,我终于又来到了碾子老街,我的第二故乡。

最早去碾子老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刚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碾子垭工作。

从此,认识了碾子老街,记住了碾子老街。

先说点儿刺激的吧,好把你的胃口吊起来。碾子老街,一个“美女晒羞”的地方。

碾子老街人们口头上称其为碾子垭。

“碾子垭一条槽,二河二岸都是毛,上街有个谭坛罐,下街有个擂不烂”。这首歌谣是对碾子垭过去最好最生动的写照。第1句说的是碾子垭的地形,第2句指的是毛姓人很多,第3句是指谭姓家族,第4名是指的是雷姓家族。毛、谭、雷三大家族是碾子的名门望族。

从空中俯瞰,碾子老街随山就势,建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山沟很陡,山谷的末端两侧的山梁自然地叉开了,犹如一个半仰的人形一样,人形对面是一座突出的小山包,突出得很夸张,这个小山包名叫阳坡,一条纳溪河又把它们自然地隔开了。这种地势成为了碾子垭“美女晒羞”的典故。

当地人每每谈论到这个“美女晒羞”地形时,都是喜形于色,纷纷夸赞这是块风水宝地。

相传,在这个“美女晒羞”纳溪河上,为了两岸居民过河方便,曾经架设有便桥,但后来被人为拆除了。

原来,自从此桥架好后,碾子的姑娘媳妇们就春心荡漾,风流多情,红杏出墙外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饭,闹得碾子垭这个地方鸡犬不宁,不得安生。

后来,一个云游道士路过此地,见此情形,就拆了河中便桥,并于碾子下街立下一个“定心桩”,从此,一切归于平静。

这个典故的真假是无法考证的,但“定心桩”倒还实实在在地还立在碾子街头。“定心桩”为一石柱,高有2米多,粗近1米,四面刻满了大小不一的文字。

三十几年前,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些“云游到此”,“解救苍生”之语,可惜现在风化太严重,已完全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语来了。我仔细观看了半天,可以辨出一些人的名字来,就像是功德碑似的。真希望相关文物考古专业人士能将此桩上的文字拓印并辨认出来。

“碾子老街”的昨天

我去碾子垭的时候,那儿叫碾子区,有区公所,有学校,有医院,以及供销社等。一条纳溪河在碾子垭下方哗哗地流着,河里的鱼儿很多,也很肥。

但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区公所搬迁到3公里之外的中坝,一个比较宽阔、平坦、盛产优质大米的坝子里。

碾子区的行政级别降成了碾子乡。各个机关单位陆续都迁到了中坝,再后来,位于中坝的碾子区升级为碾子镇,而繁华一时的碾子乡再次降级为碾子村。这时,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称其为“老街”,以便和中坝的新街相区别。

前几年,古街古镇热席卷全国各地,当地政府也修旧如旧,把残损的老街打造一番,被冠以“碾子老街”的金字名头。

“碾子老街”真的热过好一阵子,最大的推手是前几年的“美篇”,各地的摄友、驴友一古脑儿地来到碾子老街,充分挖掘老街原始、古朴、沧桑之美,大力进行渲染、宣传,让碾子老街也赶上一波“老街”浪潮。现在,自媒体,短视频的普及应用更让“碾子老街”更上一层楼了。

“碾子老街”的前天

“碾子老街”是一脚踏五县(镇巴、紫阳、石泉、汉阴、西乡)的地方。

在清嘉庆年间,湖北武汉有朱氏兄弟因躲避战乱,从汉口逆水而上,经襄阳、郧阳,到达陕西安康、石泉、汉阴,最终在碾子垭这个地方弃船上岸,定居了下来。

因此,朱氏史弟就成了碾子最早的望族,后来才有了前文所说的毛、谭、雷三姓人家。

想当初,纳溪河水可行船到达武汉,河水也是不小的,而现在的河水,行个漂流的橡皮划子都很艰难了。

碾子的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码头上有很多拴船的石柱而得的。但我总觉得这个名字的来历不科学,没有根据。“碾子”,应该是碾米的东西啊,怎么会是拴船的石柱子呢。

碾子的几大姓氏大都来自于湖北。他们建起了碾子老街。老街长约500米,分为下街、中街和上街,共15个平台365步石梯,石梯都是青石板凿成的。街道拾阶而上,两边是层层叠叠的木板房、石板房和吊脚楼。

街道上方的尽头建有武昌会馆,中街有关帝庙和戏楼。想当年我去的时候,武昌会馆和戏楼尚在,依稀还记得住一点儿它们的样子,关帝庙不在。时一今日,戏楼已不见踪影,连地理位置都已分辨不出来了。

“碾子老街”建在山谷之中,但它的河流都是在街道之下的暗河,这是“碾子老街”最有特色的名片,估计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暗河足有一人多高,上面全都由青石板铺盖,上面或是街道,或为居民住房。暗河每隔一段就是一个平台,并露有拱洞。

“碾子老街”,虽地处偏僻,但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周边各县的商贸、物资集散地,“小汉口”之称的桂冠数百年不曾废掉,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的衰退。现如今的“碾子老街”已是是人去屋空,颇显冷清,但在外来观光客的眼中则是宁静、幽静、发呆的好地方。大部分原住居民都已迁往镇政府所在地中坝,留下的一些人,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年轻人或搬走或外出,已是难得一见了。

“碾子老街”是留在我心中的记忆

我在碾子老街呆了六年。六年光阴,有些东西早丢在脑后了,但有些东西印在脑海里不但忘不了,反而还越来越清晰。

1、纳溪河网鱼

那时的纳溪河里鱼还很多,每到下午,我们就同一个当地同事下河网鱼。那个同事是一个网鱼高手,家里有好几副鱼网。

一网下去少则一两条,多则十条八条的,网网见鱼,没放过空。鱼太多了,我们只好留大放小,最大的有筷子长的,最小的也有三五寸长。

不一会儿就是小半盆了。

回到单位,就有另外的同事负责破鱼和烹鱼。还有的同事就负责掏钱买酒。

那个时候没有AA制,我们就用的是“拈大头”的方式聚餐。在一堆纸片上分别写上“破鱼”、“烹调”、“烧火”、“5元”、“10元”、“买酒”等字样。每个人从中抽取一张,写什么就干什么,是钱数字的就负责出钱买菜,买酒的就要负责掏钱买酒。当然这里面最幸福的就是“白吃”的了,抽到“白吃”的既不劳动,又不出钱。

那时,没有电视可看,“拈大头”就是我们最佳的娱乐活动。大家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除了网鱼,我们还把手摇电话机拿到河里去电鱼。把电话线放在水里,将电话摇上几圈,水底的黑色鲢鱼就顺着水边飞快地窜起来了。这种方法,非常激动人心,收获并不大,基本上都是空手而归。当鲢鱼窜出水面时,它游得飞快,你必须眼疾手快,迅速网住它,一二十秒后,飞快的鲢鱼就沉入水底再也不会出来了。电话机电鱼只对无鳞鱼有效果,当它沉底后,并不会死去,而是被电昏了,过上半天时间,鲢鱼就会苏醒过来的。

那时河里鱼多,也没人管理,要是现在,不知道会被抓去判多少年才能出来呢。

2、敬酒与拼酒

喝酒也是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碾子垭和全国各地一样,酒文化博大精深,无酒不成席。

但凡家中来客了,主人有千百种的方法和理由让你喝好、喝醉、喝倒。开始是主人斟上几圈,然后是席上客分别斟上几圈,划拳猜令再来几圈,最后是一屋大小排着队为大家敬酒,敬酒的理由千奇百怪,反正不喝是不行的。

最后的结局可能会是躲在门外吐得稀里哗啦的。也不乏“现场直播”的人。

在碾子垭,各单位人员之间都相互认识,非常熟悉,交往也很亲近。这些人在一起喝酒就不是喝敬酒,而是喝“争强好胜“酒了。每位喝酒的人都代表着自己的单位,自己的行业,所以喝酒时就要以“战胜”对方为目的了,不能输了志气,失了面子。

当然,现在也没有这种现象了。喝酒时,劝到为止,一切随意。毕竟赔钱的事情大家都是不愿意的

3、四处打篮球

打篮球是周末活动的重头戏。先是本地各单位组队比赛,后来又组队去周边各地比赛。今天去你那儿打,明天到他那儿去,后天又来我这儿。就这样轮流进行,打完了球,当然也少不了大吃二喝的。

4、修建学校

学校在碾子老街的最上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将原来的土墙房子拆除,修成砖瓦房。砖只能运在街头下面。怎么才能到达上面的街头呢。领导就让全校师生停课运砖,小学生手拿一匹两匹,所有的砖都是老师和学生运上去的。运沙子更艰难,各班划任务,任务又分派到学生头上,然后就是日复一日地完成沙子的任务。沙子是我们在纳溪河里自己掏,自己运。

教室修起了,领导高兴地表扬说:这排新房子是我们全体师生用肩膀背上来的。当时听得我们好感动,好有成就感。

现在想起来,上级拨款建修学校真的是钱没给够吗?

这就是我们当时“背”上来的教室。那时,学校还设有初中班,现在只是一个教学点了,面且正在拆除,教堂点搬到另一处地方了。

照片的正前方当年就是“武昌会馆”,怎么变成哪样子了啊。

36年了,白驹过隙,岁月沧桑,真是感慨无限啊。但当我从记忆深处来到现实后,又不得不感叹:变了,彻底变了,变得美好了,变得完美了。最好的例证就是那些高楼大厦和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