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拜年(正月二十五送祖宗)

网友提问:

入乡随俗,你们家乡有没有过小年接祖宗,正月十五送祖宗的习俗?

优质回答:

谢谢先生邀请!

入乡随俗,你们家乡有没有过小年接祖宗,正月十五送祖宗的习俗?

我们邓氏家族(海南省定安县族系),是1369年随祖上迁入海南的(当时为琼州教谕),虽然经理六百多年在海南生活,有一些生活习惯及节日惯例已入乡随属,但大部分中原文化的传统习惯还是保留着(原老家为河南新野,后随47世祖邓禹公助刘秀取天下立功,被封太子太傅,高密侯迁入南阳,到本人已118代)。按本地俗例,腊月廿四为小年,也同样备些功德(即鸡啊鸭啊肉啊及时令鲜果蔬菜和金银纸铂鞭炮等),举行祭拜仪式,也同样贴付灶联"归天言好话,回家保平安‘’的对联,全家人高高兴兴地一起吃顿酒饭,但按本地习俗,并没有把祖宗(只是一种意识而已)接回或送走的习惯。小年过后便是把自家所有房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洗刷清扫干净迎接大年(一般是除夕夜至正月初三为大年,正月十五叫小年,也即是元宵节)。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当年傍晚,贴好门诗(春联)后,接着是洗香炉(把供奉自家香火,祖宗神象的香炉)洗擦干净,在除夕夜举行祭拜仪式时,把神印请下来,放在米碗顶上,用红纸卓盖住,给神明放假,请他们和本家子孙共庆新春佳节。到初二再请道士来举行迎神入位仪色(地方人称作迎春),把神印挂到神象上,让祖神继续在新的一年里,保护家中五谷丰登,六畜兴盛,财旺丁添,家中男女老幼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至于小年即正月十五元霄,则是到南渡江或万泉河龙舟比赛。由于生意人除夕前几天,为了多赚点钱,服务老客户买年货过春节非常辛苦,大年过得比较简单,而正月十五则非常重视庆祝。在地方上有不少氏族都会在十五前后,举行祭拜祖宗词堂及祖庙仪式,也有少量村落同时庆祝军期的(也叫军坡,这一节日是地方上比转隆重的节日,从正月初六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底)。一般情况下农历元宵后几天,各地过春节的活动基本结束,接着主要是珍农闲时节,到各地军期进行游玩活动。

谢谢各位欣赏!

其他网友回答

坐标东北辽东东港,没这风俗!

我们这里是年三十下午四、五点钟提着灯笼到十字路口(离祖坟近的也有去祖坟的)接年。焚香烧纸放鞭,口中还要念念有词:接祖先回家过年了!

回家后不能直接回家,先把早准备好的竖在门边的木杆横放门口,这个木杆叫拴马桩。因为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先人回家过年自然是骑着高头大马或赶着马车回家,没地方拴马哪行。这相当于现在的停车位,很重要的!

送年是初二晚上吃完晚饭,一般是七点前后。初二晚饭必须是饺子,这叫送年饺子。用水瓢或水舀装上一点煮饺子的汤,里面撒小把大米,再把供桌上的供饽底面揪下一点点也扔瓢里或水舀里,再放上点供碗里的供品。就可以提上灯笼拿着香、纸、鞭到离家近十字路口送年了。边走边念念有词,告之祖先恭送他们的意思。

在十字路口焚完香纸,放完鞭炮后,把瓢里或水舀里的饺子汤等要均匀摇晃,一次性干净利索的泼在路上,然后扭头回家。

回家后第一件事是把门口的拴马桩竖立起来,然后进门。进门后即可收拾供桌,宗谱也可请下来收拾好,待到正月十五再请上。

这就是我们当地接年送年的过程。

补充一点,我们当地送年时间大多是初二,但个别人家是初三。据说以前都是初三,但因为老规矩不送年不能动土干活,而我们闯关东过来的先人们恨不能过年也开荒动土干活,早日过上富足日子,所以就有人提前一天,也就是初二就送年。结果大家心理相同,争向模仿。后来就逐渐养成习惯,都初二送年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老家是年三十快黑天时接祖宗,初二上午送祖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