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齐大非偶是什么意思(齐大非偶的意思)

网友提问:

“齐大非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优质回答: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齐大非“耦”而不是齐大非“偶”。

耦是春秋时期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就像今天我们说手机“充电”一样普遍。这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当时社会是农耕时代,人人都会参与耕作。而耕作最流行的方式是“耦耕”。耦耕就是两个人一起用铁器耕作。它要求两个人要配合默契,而只有体型相当、体力一致的情况下才容易配合默契。所以,同耦的人身体条件必须相近。

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比喻:同耦的人就比喻合得来的人,和自己体量差不多的人或事物。

所以,齐大非耦的意思是人家齐国是大国,我们是小国,我们不在一个级别上,我不想攀附它。这个耦不是配偶的意思。

耦在《左传》中出现多次,既非褒义也非贬义,像是一个中性词 。还有一个典型的地方是晋国的骊姬和东郭五、梁五两个人都相好,这两个人帮助骊姬搞阴谋。人们就把东郭五、梁五这两个臭味相投的人称作二耦。《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二五(东郭五、梁五)卒与骊姬谮[zèn]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耦。

齐大非耦的原文是《左传·桓公六年》:“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并没有“偶”。

其他网友回答

“齐大非偶”这个词来自于《左传.桓公六年》:“公之未婚于齐也,齐候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是根据孔子所作《春秋》而写成的史书。是鲁国历史,这里的公,是鲁桓公。鲁桓公的妻子,是齐国的公主,名叫文姜。在文姜没有嫁给鲁桓公之前,她的父亲齐僖公(也称齐釐公)曾把她许给郑国太子忽。郑太子忽没有同意这门婚事。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同意,太子忽说,人各有与自己匹配的婚姻对象,齐是大国(郑是小国,)我配不上人家。

耦的本意是耦耕,也就是两个人一起耕种田地。因为要两个人配合干活,两个人的体力等各方面要相互匹配。后来,这个字就被“偶”所替代。成为成词“齐大非偶”。其意思是用来拒绝不满意的婚姻介绍,你家门第太高了,我们配不上。

这个故事,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记载:齐釐公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

在齐国遇到外敌的时候,郑国太子前来帮忙。成功打跑敌人。齐国为了感激,打算把公主嫁给他。公子忽说:“郑是小国,齐是大国,不相匹配。”于是,就谢绝了齐公的好意。“敌”,这里是匹配的意思,不是后世意义上的敌人。

在春秋时代,各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大国结亲,以增外援的做法是很平常的。在权利争斗中,大国因为婚姻关系而给予的帮助也很重要。郑国太子为什么会谢绝齐国的好意呢?其原因大约不是自身谦虚,感觉自己是小国配不上大国,更重要的原因,大约是齐僖公的女儿们名声不太好。

文姜许嫁郑太子忽,被拒之后,嫁给了鲁桓公。可是,文姜在齐国的时候,却与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私通。文姜在鲁桓公三年嫁到鲁国,十八年,鲁桓公夫人文姜到齐国做客。齐襄公与文姜这对兄妹见面之后,旧情复燃,宫中乱伦。这事被鲁桓公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大约是骂了文姜。文姜告诉自己的哥哥后。齐襄公把鲁桓公灌醉之后,让人把鲁桓公弄死了。

看到鲁桓公的故事,大约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郑太子不娶文姜了。

齐釐公还人一个女儿叫宣姜。“宣”大约是谥号,或者是因为是卫宣公的夫人之故。卫宣公的夫人叫夷姜,大约也是齐国姜氏,生了个公子叫伋,被立为太子。太子伋长大之后,卫宣公为她娶了齐釐公的女儿为妻。齐女到卫国后,齐宣公发现这女子很漂亮,于是就为儿子别找了一位,把齐女自己笑纳了。这位女子就是宣姜。与嫁给鲁桓公的文姜是姐妹关系。宣姜嫁给鲁宣公之后,自己也生了儿子。后了为了自己的儿子上位,太子伋被害死。

春秋时代,老子抢儿子媳妇的现象,好像挺多的。广为人知的就人楚平王,卫宣公。不太被提起的,《史记》中还有一位是鲁惠公也干过。

小国的公子,娶大国公主,政治上可以做为外援,但是,女子的作风必须正派。如果家风不好,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文姜和宣姜就是例子。史书上说:“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

明白了上述历史,就知道了,齐大非偶的背后,所表达的意思是,男人找媳妇的时候,不能只看长的漂亮(据说宣姜、文姜都是大美女)和家庭有权势。更重要的还是品德的优异。

关于文姜宣姜的美貌,《诗经》有记载。最后我们欣赏一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其他网友回答

“齐大非偶”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个辞婚的理由,即认为自己与对方在身世、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不愿意高攀对方。举个例子应该能更形象地说明这个成语,一个企业的老总看上了一个穷小子,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穷小子,但是这个穷小子却拒绝了,理由就是自己高攀不上,这个穷小子的理由就可以用“齐大非偶”来表示。

但,倘若对这个成语的出处有所了解,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个“齐大非偶”根本就不是高攀不起的意思,这里四姑娘就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大体上说一下。

“齐大非偶”这个事件的相关人员有:郑庄公、郑公子忽、齐僖公、文姜、齐襄公、鲁桓公等等。齐僖公看上了郑庄公的儿子郑公子忽,于是想将自己的二女儿文姜嫁给郑公子忽,但是郑公子忽拒绝了,理由就是: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这就是著名的“齐大非偶”出处。

不过关于这件事的具体时间则不好说,只能大体上推测一下。按照《左传》的记载,郑公子忽是在公元前716年与陈桓公的女儿定亲并于第二年成婚,而文姜是公元前709年嫁给的鲁桓公,这两个时间跨度比较大,那么很可能就存在两种可能,其一就是发生在公元前716年之前,即郑公子忽未婚之时,其二就是发生在公元前公元前715年之后,即郑公子忽已婚之时。

四姑娘倾向于发生在郑公子忽未婚之时,齐僖公在明知道郑公子忽有夫人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的,毕竟他堂堂齐国的公主总不能去做郑国太子的妾吧?也不可能让郑公子忽将文姜扶正,而让已娶的陈桓公之女做妾。陈国一直是公爵国,实际上地位上比齐国还要高,当然实力上来说要弱于齐国,即便如此,在春秋初期,这样的等级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

所以,这个时间只能是在郑公子忽还未婚的时候提出来的,男未婚女未嫁,一个是强郑的太子,一个是大齐的公主,身份上来说是门当户对,姬姓和姜姓又一直通婚,这简直是皆大欢喜,并且是强强联合,但是郑公子忽拒绝了,他认为“齐大非偶”。

齐国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但称不上强齐,齐国从西周初期开始就成为东方的大国,但是扩张也好,内部的发展也好,并没有特别出色,只能算是一个大国,实际上一直到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才开始强盛,并在后来齐桓公继位之后成为当时的霸主。

这都是后来的事,而在公元前八世纪,齐国并不强盛,在公元前706年被犬戎攻打的时候,还向郑国求救。而郑国则是真正的春秋初期的强国,郑国在郑桓公、郑武公和郑庄公的经营下,已然成为春秋初期的诸侯国老大。

郑武公和郑庄公本身都在周王室担任卿士,为郑国的迅速发展谋求了很多私利,镇服了很多小的诸侯国,连周天子也畏惧郑国,公元前720年还发生了著名的“周郑交质”事件,郑国的强盛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庄公的儿子和齐僖公的女儿成婚,还真不存在高攀的情况,这简直就是强强联合,祭足也劝说郑公子忽接受这桩婚姻,因为这样的话会有利于郑公子忽的继位,毕竟他的弟弟公子突很优秀,《史记·郑世家》记载:

祭足对郑公子忽说“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

但是郑公子想要靠自己,想向父亲学习,靠自己的能力创造霸业,所以拒绝了这桩婚姻,但他光有郑庄公的野心,能力和谋略半点没学来,后来在郑国连自己的国君位子都保不住。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长远的目光也没有啥谋略,说白了就是比较天真。

在这一点,郑公子忽是完全没有继承郑庄公的智谋。郑公子忽拒绝了文姜,转身娶了陈桓公的女儿,而文姜在齐国又单身了好几年,并于自己的亲哥哥齐襄公产生了私情,然后于公元前709年嫁给了鲁桓公。

时间到了公元前706年,犬戎进攻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郑公子忽取得了大胜,齐僖公又动了联姻的心思,想让齐国的宗室女嫁给郑公子忽做妾。

实际上,与其说齐僖公看中的是郑公子忽这个人,不如说他看重的是郑庄公和郑国,但是郑公子忽再次拒绝了。这一次的理由是“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真是一个耿直的boy,齐僖公两次被拒,也是真的很郁闷。

后来的事情就有意思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公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郑国陷入内乱,开始没落,很快就成了晋楚争霸夹缝中的一棵墙头草。而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齐襄公继位,很快开始对外扩张,让齐国强大起来,为接下来齐桓公的争霸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694年,齐襄公为了妹妹文姜让公子彭生杀死了妹夫鲁桓公,而几个月之后,齐襄公又杀死了郑子亹。郑子亹是郑昭公的三弟,二弟则是郑厉公,即原来的公子突。兄弟三人在七年的时间里都做了做郑国的国君。将郑庄公的心血破坏的丁点不剩。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郑国就这样出局。

郑国本来在郑氏三公的统治下隐隐有了称霸的机会,但可惜郑庄公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郑公子忽实在难堪大任。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典故包含了太子忽两次拒婚,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有两个启发:

第一次是从事业生意上来说,实力不对等,没有合作的平等基础。其时齐强郑弱,所以连姻是齐国作为老大,拉拢逼迫郑国当马仔。两家政治和实力不对等,岂能轻从。

第二次是报偿婚姻,门不当户不对,没有长久的基础。当时齐国有难,郑国鼎力相助,击退强敌,齐国以报恩的名义提亲,太子忽拒绝婚姻首先是出于道义拒绝,有助于强国,就与人联姻,让别国怎么看?

其实,我认为从齐国君后边的家族生活作风表现来看,是因为太子忽对齐姜氏的混乱开放的家风早有耳闻,不愿意头顶郁郁葱葱的托词而已。

总结之,就是在事业上,实力不对等,合作要遭殃;在婚姻里,门户不对等,日子过不长。太子忽无疑是个明白人,暂时的便宜沾不得!

其他网友回答

齐大非偶: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

“齐大非偶”的原义是春秋时,齐是大国,郑为小国,所以两国的人联姻不相匹配;后来辞婚者常用“齐大非偶”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