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王安石的哪首诗或词?
优质回答:
问题:你最喜欢王安石的哪首诗或词?前言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最有争议的人物。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都会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未必利人利己。王安石就是这样的人。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诗词也是北宋一流人物。其《桂枝香·金陵怀古》在婉约为主的词坛上带来了已经有豪放之风。也受到了政敌苏轼的赞赏。
一、《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不过,王安石出任过两次江宁知府,一次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当时王安石还没有拜相,一次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
这两次出任江宁知府,王安石的心情不同,第一次还没有拜相,但是已经被皇帝注意,不久后被调往京都皇帝身边,两年后拜相开始变法。
第二次,王安石有点心灰意泠,被贬谪后回到江宁。
这首词中,王安石触景生情,通过对六朝兴衰变化的感慨,表达了对北宋现实的不满。他和宋神宗之所以变法,也是因为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他们想借助变法想富国强兵,可惜在实际执行中,官吏们对于百姓的盘剥和压榨引起了司马光和苏轼等人的强力反对。
二、登飞来峰
从《桂枝香·金陵怀古》里,我们看到的是王安石的忧患意识。但是从《登飞来峰》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性格。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据说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当时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市)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途经杭州,写下了此诗。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当年只有三十岁, 胸怀大志,前途光明。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不畏惧将来会出现在眼前的困难。
他自认为站得高看得远,有能力推开所有的绊脚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事实上,王安石的未来印证了这一点。在他变法之处,大部分人处于观望或者支持的态度。但是在变法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出翔王安石理想的结果。例如青苗法本是为了帮助穷人解决资金的问题,后来变成强制性的高利贷。
苏轼等人上书反对新法时,王安石采取了强硬的压制手段,以至于贤良人士纷纷离开京城,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而王安石身边渐渐聚集了一批唯利是从的人。
虽然王安石诗说“不畏浮云遮望眼”。但是苏轼这些浮云走了,来的却是李定、吕惠卿这类人,后来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最终变法失败,王安石也离开了权力中枢。
结束语
王安石的一生,真得是战斗的一生。他传世诗词作品近两千首,老街没有通读过他的作品。没有资格评价哪一首是王安石最优秀的作品。
不过,他的一些小令和绝句清新自然,没有那么沉重,读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例如晚年隐居金陵时的这首《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一切看破,寄情于山水之间,才是诗人本色吧。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撇开王安石的政治上的得失不谈,单就其在文学上的成就来说,他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还在于,有力地推动了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王安石的诗文,过于注重议论和说理,有时显得瘦硬生冷,缺少形象性和韵味。部分诗篇论禅说佛理,难免晦涩干枯,但总体来说仍不失大家风范。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
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明妃曲二首》,因为这首组诗显得那样的卓然不群、独树一帜,表现出鲜明的创新,尤其体现在诗歌主题对个性意识的张扬上。在前人众多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往往是把昭君的出塞和亲视为悲剧,落笔处不是批判画工毛延寿对昭君形象的丑化,就是描写昭君在塞外的思乡念国,顾恋君恩。
而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却能抛开旧见,把昭君出塞的原因直接归咎于汉元帝的昏庸无能,立意别致,堪称佳作。同时,王安石也借咏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遭遇,对历代封建王朝扼杀人才表示不满,抒发了作者自己被排斥,不为仁宗所重视的愤慨。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仪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回,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昭君出塞的故事,经过历代传诵,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毛延寿的,有讥讽汉元帝的。而王安石创作的《明妃曲二首》却能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影响颇大。
从历代昭君诗歌的演变来看,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无疑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创作典范,其主要特色就是在诗中更多的倾向于议论。这种典范并不仅仅局囿于昭君的本事,把昭君作为吟咏抒情的对象,而是把她当作议论的题材,使得诗歌中抒情色彩的相对减弱,说理与思辨的意味却明显增强。
由于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命题新颖,遭致议论纷纷,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那么,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引起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是在哪里呢?从历代的评论和研究来看,主要是对诗中“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和“人生失意无南北”这三句诗歌思想的理解上。
除了王安石本人在北宋历史上,因“熙宁变法”惹来极大的争议、而所吟咏的昭君又是家喻户晓等因素以外,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明妃曲》所表达的君臣观,与北宋中期以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一臣不事二主”的君臣观,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和对立。
“一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源自于法家。自西汉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试图把它熔铸到儒家意识形态中去的思想倾向,但无论从思想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未能获得成功。北宋立国以后,宋太祖、宋太宗通过各种制度、言论等渠道,将这种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观建设成君臣关系的核心,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士阶层的拥护。
而对王安石而言,从道与从君是两个概念,在某种极端特殊的场合下,比如改朝换代或者君主昏庸等情况下,两者是可以分离的。王安石通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君臣关系的认识:对于一位儒家士人来说,君主信任、理解和重用自己,能够使自己顺利地实施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这才是最重要的(知心)。
至于侍奉那一位君主,是匈奴的君主也好,汉人的君主也罢,与是否“知心”相比,是次要的。在君臣关系上,王安石坚持的是先秦儒家“从道不从君”的原则。即对于一个儒家士人来说,有一个更高的理念“道”,是高于对君主的“忠”的。这个“道”便是儒家之道,包括内在的修身和外在的济世安民等。
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具有古体叙事诗的鲜明特色,采用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议论精辟,充分体现了宋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细细品读,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深刻的人生韵味。
《明妃曲》这首组诗不仅“不袭前人”,甚至超越了前人。不论是从立意、艺术手法,还是从内涵意义等方面,它在以昭君为题材的浩瀚作品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辉与魅力,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