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死有什么意义吗?
优质回答:
当然有意义了,一个百日维新,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处动了腐杇无能反动无奇的根基命门,,,它的死是忠君报国,不畏强权的化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他网友回答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甘心就死具有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愿意为清廷的改革维新而流血,其行为已经接近于革命,更使得一批仁人志士被感召,捐躯赴国难。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被弹丸小国日本打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举国震惊,清廷已经意识到了要维新变法。但是,改革步履艰难,依靠公车上书和奏议发家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朝堂得势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了极大的反弹,甚至水火不容。因此,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暴雨将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慈禧太后悍然联合部分官员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阻止继续维新,维新派的命运顿时岌岌可危。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不幸被抓。之前,他对劝说他逃亡的人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维新是要付出代价的,谭嗣同之死也是心灰意冷,这个意义上说,谭嗣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客观来说,维新派有很多做法确实有幼稚之处,依赖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改革又太激进,其实失败已经埋下了伏笔。谭嗣同入狱四天后,也就是9月28日,连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六人,被清廷宣判死刑,即刻押赴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血溅京师,被杀之时谭嗣同仅仅33岁,正是英雄的壮年时代,颇具悲剧色彩。在监狱里,谭嗣同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很明显,这种家国和坦荡的情怀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毕竟面对生命,大家都是凡人。故而,清末黄遵宪就感慨道,谭嗣同颈血模糊似未干,中藏耿耿寸心丹,可见赤子之心拳拳。不仅如此,谭嗣同也并未怪罪于康梁等人逃亡日本,去留肝胆两昆仑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也就是说假设康、梁诸人能够安然无恙,枕戈待旦,自己的死也就有了价值,应当从容面对,笑对人生。躯体被杀,精神永存。
谭嗣同的选择,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民族的脊梁。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即使高傲的康有为,也如此赞扬谭嗣同:
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如果说谭嗣同之死的其他意义,那就是清廷的弊病已经除了革命之外,别无他法,维新变法已经难以拯救病变的身体。1900年之后,革命党的兴起,孙中山登上历史舞台,也侧面说明了这个历史的必然。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请。
谭嗣同是一条真汉子!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出生时,其父为湖北巡抚,可以说其家境优越。但是他很早就接受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在湖南通过著书立说和办《湘报》,组织会馆等宣传新法救国。名声甚著。
1898年6月,光绪帝开始戊戌变法,8月,谭嗣同经人推荐成为军机四卿之一,进入变法决策中枢,受到光绪帝信任,有感于光绪帝的信赖以及看到光绪帝变法图强的决心,谭嗣同决心全力以赴,九死不悔!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搜捕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流亡日本。谭嗣同本有机会出逃,但是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决心继续做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救光绪帝,策反袁世凯。不过事出仓促,力量悬殊,谭嗣同于24日被捕,28日未经审讯就和其他五名变法志士被杀于菜市口,临死他大义凛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有人说他的死唤醒了民众,不敢苟同。因为当时围观老百姓不少,大都是对“戊戌六君子”持敌对态度,唾骂者居多。愚民之麻木不仁可见一斑!
不过他的死仍然有意义,正如他自己说的“为变法流血从自己开始”,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救国图强,也为中国人英雄谱和血性精神上,写了重重一笔,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叫醒了装睡的人,让大家知道,不通过暴力革命不可能改变满清的腐朽统治!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逃走的 不值得死 但谭嗣同不肯放弃自己为之坚持的理想 不肯苟活于世 选择了保全名节 并以死明志 但,死在慈禧老恶婆手里实在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