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有没有写完《红楼梦》?原文其实有答案!(曹雪芹有写完红楼梦吗)

网友提问:

曹雪芹有没有写完《红楼梦》?

优质回答:

应该写完了吧,弹幕小公主(小王子)脂砚斋不是到处发弹幕(脂批)说宝玉“寒冬咽酸齑,雪夜围破毡”“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之类。大结尾时还有一个情榜,黛玉“情情”,宝玉“情不情”等等。

根据对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等带有脂批的早期文本分析,基本断定《石头记》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应该是一百一十回。早在脂砚斋活着的时候,后三十回可能就已经遗失了。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说宝玉和凤姐被马道婆所害,赖头和尚前来搭救,擎着通灵玉持诵一回。在这里有一句脂批“通灵玉听癞头和尚二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干《庄子》反语录机锋偈子,正所谓“物各有主,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什么意思呢?两个意思。其一,宝玉最后肯定是“悬崖撒手”当和尚出去了。“悬崖撒手”在《红楼梦》特指出家当和尚啊,这个脂批里也说得很清楚;其二,脂砚斋没有看到宝玉出家这段文字,所以TA感到遗恨。

为什么会没有看到呢?个人猜测要么是他整理曹雪芹书稿时,这些回目章节里的文字已经遗失;要么曹雪芹之前跟TA透露过,想要写这么一段文字,说要将来宝玉出家,但还没来得及写就去世了?所以到脂砚斋点评《石头记》时,又忍不住发了弹幕在此处感叹“不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讲座,现在也记不得主讲人名字,他的观点是坚持曹雪芹已经写完了整部《红楼梦》,但因为当时历史背景下一些或客观或主观原因,书稿被毁,或被遗弃,而我们所看到的各个版本的《红楼梦》,都是那时候的手抄稿,真正的原稿早就不存在了。这里见到转述他分析原稿丢失的原因。

第一,清朝《四库全书》的编撰。

乾隆时期,为了修《四库全书》,乾隆下令,让各地进献书籍,很快,数万种图书纷至而来,其中有不少善本,孤本,手抄本。编书人经过筛选,把不合意的书都烧毁,《红楼梦》它是一部为“闺阁昭传”的小说,估计也属于那不合意的之列,所以整部手稿极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也被销毁了。

第二,人为的销毁了原稿。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中因为黛玉在酒席中行酒令时说了《牡丹亭》《西厢记》中词句,然后宝钗假装来审问黛玉时有一段话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西厢记》《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吗,烧的烧,才丢开了。”

起初书稿估计只是在很小的一个朋友圈流传借阅,谋一天借阅到了一个家风严厉的人家,被长辈发现看这类书,估计就是“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然后一部分手稿就这样被烧掉了!

呃,对这个解释我无力反驳,但也很难接受!因为我甚至还幻想有一天,它的全本从琉璃厂被翻出来的可能呢!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本人:君笺雅侃红楼)

曹雪芹是一定写完了《红楼梦》的。而之所以会有八十回后的失去,个人认为是灾难性的丢失,让作者再无法补全,索性只能如此了。

一,《红楼梦》写完的依据。

首先我们一定要说有人是看过《红楼梦》全部的。脂砚斋也不断在少年透露八十回回后的情节。关于《红楼梦》到底是一百二十回,还是一百零八回,我认为应该是一零八回。毕竟故事发展到八十回,节奏明显加快了起来。大观园从迎春开始已经离散。一片萧索,所以后面还有二十八回,足够讲完了。

其次,曹雪芹说“增删五次,披阅十载”就表明他的校对是属于系统性的。而这种校对明显不太可能是一边写,一边校对。有人说曹雪芹拟好了回目,只差填充内容。我认为不是。小说是需要灵感的,创作完再整理,是很必要的。我们看《红楼梦》对比《金瓶梅》明显文辞优美。主因就在于曹雪芹不断的打磨。而《金瓶梅》的作者就志不在此,写好后就不再过度打磨了。这样才造成《金瓶梅》的粗糙感,与其相比《红楼梦》不知道精致了多少。

二,《红楼梦》遗失的依据。

关于《红楼梦》遗失的依据无外乎老先生们说过的那些,像乾隆皇帝销毁说,因为编撰《四库全书》搜罗天下群书,《红楼梦》不入眼就销毁了。并说和珅篡改八十回后,个人觉得太靠谱。首先销毁就不可能还有流传,篡改的话只需要更改几章即可。不可能写了四十几回,这绝对是个大工程,为了一部小说,如此兴师动众,显然并不符合和珅这种军机大臣所作所为。

借阅遗失说很流行。古人写小说,应该是一本一本的写,写完之后作为草稿,后期再修改,但是,有一个问题就会出现被亲友借阅的情况,很多老先生认为八十回后失去,应该是被亲友借阅之后不还,我认为也不太对。被亲友借阅不还,应该是全书都有的情况,偶尔,缺少基本还可以,但就八十回后缺少的很整齐,就表明应该不是如此。毕竟借阅失去还有可能流传下来,但我们看八十回后杳无音讯,可知也不太可能,甚至比乾隆销毁,和珅篡改还不可信。

三,《红楼梦》八十回后最终去向。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失于一场天灾。水火无情,偷盗无眼。《红楼梦》手稿应该是一部浩大的书卷,绝不会是现在我们所见的一大本书。手抄本起码有几十本的样子。却于曹雪芹晚年(或者去世后)突然遭遇不可挽回的天灾而彻底失去八十回后。

就像我们写完了一篇稿子突然没保存一样无力再重写,曹雪芹也不可能再补回失去的手稿。索性只剩下八十回。

不管哪一种,八十回后的失去都是巨大的遗憾,但也正是因此,让《红楼梦》充满了神秘美。我坚信曹雪芹写完了八十回后的所有,只是我们已经再无缘得见而已。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梦》的后半部,到底曹雪芹先生写完没有?这也是红学中的一大谜题。之所以是谜题,就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怎么回答也是正确的。因为红学家有三种看法:一是没写完。二是写完了丢失了。三是写完了,现在的续书也是曹雪芹的。我们来看这三种说法的依据:

一、未写完论:

有些人觉得曹雪芹既然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那么必然将全书完稿了。这未免太过武断,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有《风月宝鉴》等旧书来“借鉴”的,焉知他“披阅增删”的不是《风月宝鉴》等旧书稿本?

旧时创作小说,不像现在这样有银子可拿,所以曹雪芹是否一直有很高的热情写下去,也是个问题。从拿《红楼梦》小说换“南酒烧鸭”一事来看(裕瑞《枣窗闲笔》一书中曾记载曹雪芹是个黑胖汉子:“其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

曹雪芹也未必就是像我们现在想象得那样,是将《红楼梦》当作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唯一寄托。所以,也可能曹雪芹虽大致构想了整书的情节,却未能实实在在地动笔写完全书。

二、写完佚失论: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曹雪芹已写完了全书,但由于后面的内容过于敏感,不敢公布发表。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后半部必然要写贾府遭难败落的故事,我们看前面描写的大观园中的众儿女们那样让人怜爱,一场疾风暴雨过后,群芳凋落,千红一哭。究其本源,这份“邪恶”势力是来自何方?还用说嘛?是朝廷啊。

《红楼梦》虽然用了曲笔,声明不是本朝的故事,但只要智商略为正常点的都知道这是写曹家的故事(前八十回传抄时,大家都知道是暗写曹家)。如果书中的怨气太重,那不成了诽谤朝廷了?要知道当时正是文网甚酷的时代,搞不好写书的人自然要凌迟处死,还要株连九族,连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发配宁古塔为奴。这样的情形下,谁人不怕?所以这后半本即使写了,也不敢贸然拿出来面市。

现在有好多人,常觉得《红楼梦》续书中“锦衣军查抄宁国府”的情节太过“温柔”,其实也是有情可原的,如果写得太惨,恐怕会生出不少的麻烦。如果曹雪芹已完稿的话,那他迟迟没有公布后半部文稿,可能也是基于这个考虑。据说曹雪芹原稿有宝玉等被拘“嶽神庙”之类的情节,比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要惨得多,可能正是因为怕这样的情节会惹得朝廷震怒,我们见到续书中才将情节设置为只对贾珍、贾赦等原本就是反面形象的人加以惩处,而没有对贾母、贾政、宝玉等这样的正面人物施以辣手。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后半部这部份情节还是很难下笔的。

《红楼梦》问世后,成为最热闹的畅销书,有关《红楼梦》的续书也不下上百种(不包括像张爱玲的《摩登红楼》、安意如的《惜春纪》这样的改写类),据不完全统计,比较知名的有以下这些:

清代:

◆逍遥子的《后红楼梦》

◆秦子忱的《续红楼梦》(又称《秦续红楼梦》)

◆兰皋居士(兰皋主人)的《绮搂重梦》(又称《红楼续梦》、《蜃楼情梦》、《新红楼梦》)

◆陆士谔的《新红楼梦》(系抄吴沃尧(吴趼人)的《新石头记》)

◆陈少海(小和山樵南阳氏)的《红楼复梦》

◆海圃主人的《续红楼梦》(又称《续红楼梦新编》、《续红楼梦稿》、《海续红楼梦》)

◆梦梦先生(临鹤山人)的《红楼圆梦》(又称《绘图金陵十二奴后传》)

◆归锄子的《红楼梦补》

◆郎袁山樵的《补红楼梦》(又称《增补红楼梦》)

◆花月痴人的《红楼幻梦》(又称《幻梦奇缘》)

◆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

◆张曜孙的《续红楼梦》

◆无名氏的《红楼拾梦平话》

◆膺叟的《红楼逸编》

◆惜花主人的《太虚幻境》

◆吴沃尧(署名“老少年”)的《新石头记》

民国:

◆颗川秋水的《红楼残梦》

◆毗陵绮缘的《红楼全梦》

◆郭则沄的《红楼真梦》(又称《石头补记》《红楼春梦》)

◆陶明浪的《红楼梦别本》(又称《木石缘》,《宝黛因缘》、《新续红楼梦》、《红楼三梦》)

◆刘承彦的《红楼梦醒》

◆姜凌的《红楼续梦》

◆无名氏的《红楼后梦》

◆无名氏的《红楼再梦》

◆无名氏的《红楼重梦》

◆无名氏的《再续红楼梦》

◆无名氏的《三续红楼梦》

◆无名氏的《红楼补梦》

◆无名氏的《疑红楼梦》

◆无名氏的《疑疑红楼梦》

◆无名氏的《大红楼梦》

◆无名氏的《风月梦》

◆无名氏的《红楼翻梦》

◆继又云所见抄本《红楼梦》

◆端方藏抄本《红楼梦》

◆三六桥藏本《红楼梦》

◆陈套庵所见旧时真本《红楼梦》

◆戴诚甫所见旧时真本《红楼梦》

………

以上是清代和民国的续作,现在还不断有续作问世,比如某些十几岁的80后美眉也在续红楼梦玩。就不一一列举了。

红学家们根据脂批等线索,说是在曹雪芹的原稿最后,有一张“情榜”,做为全书的结束,正如《封神演义》有封神榜,《水浒传》有忠义榜,《儒林外史》有幽榜,《镜花缘》有女科金榜一样。 

在这个“情榜”中,列出了《红楼梦》中所有女子的名单,据说对应梁山一百零八将,是专门和《水浒传》唱对台戏的——《水浒》写一百零八条绿林好汉,《红楼梦》就写一百零八位脂粉英雄。

说“情榜”中,每个人名下有一个“考语”(相当于现在的“总结鉴定”),上字一律是“情”,下字配以各人的“特征”:

黛玉是“情情”,金钏是“情烈”,晴雯是“情屈”……极少几个略可推知,大部分已无从臆拟。最奇者,宝玉非“钗”,却为群钗之“贯”(或作“冠”),所以倒能高居榜首。其他“浊物”,另有“男榜”,不相混杂。此外还有“外榜”,大约是张金哥、周瑞女儿、刘姥姥之外孙女青儿、卜世仁女儿银姐儿、倪二之女儿、农女二丫头、袭人之姨姊妹等等与贾府并无直接往来、居住关系的女儿们。

(周汝昌先生之《红楼梦十二层》中所论) 

                                                          

说起考证,江湖夜雨当然不及各位红学大师,但就小说论小说,就算“情榜”这个情节是曹雪芹的本意,这段文字是不是就非要不可?我觉得,“情榜”这段文字,非但不会给小说增色,反而陷入旧小说中庸俗不堪的窠臼。像《封神演义》最后的大封群神,《水浒传》中的石碣排位,虽然也有俚俗之嫌,倒还罢了,《水浒传》等书本来就是带着浓郁民间气味的市井小说嘛。而且大伙儿分个大小位次,对于经常打打杀杀的江湖汉子们也是很正常的,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但给大观园中的众女儿们也搞个“情榜”来考评一个,量化一下,谁情更深,谁情更贞,谁情更多,未免有“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之嫌,可谓大煞风景。武功可以分冠亚军,文章也可以评个甲乙,但把感情的事也分个档次,梁祝的爱情打98分,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打92分,这样的搞法有什么意义?我觉得纯粹是焚琴煮鹤的行径。这个“情榜”有不如无。真要写出来,将是书中一大败笔。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后四十回也有不少成份是曹雪芹的旧稿文字,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根据上面所说的种种俗滥“续书”,可以判定,现有的后四十回文字虽不如前八十回精彩,但实践证明,绝非某阿猫阿狗就能写成那样,高鹗虽比猫狗强点,但还很难相信他有本事在短短的时间内续成这样。再者,我们看后四十回不乏冗长拖沓之处,如果是高鹗续的,后面的故事将人物下场交代清楚就行了呗,花力气写那么多内容做什么?而且就算是闲文赘事,但文字语气要模仿原作,又谈何容易!当时恐怕不兴按千字多少钱付稿酬的。如果将后四十回的文字砍掉一半,照样能把故事都交代过去。写这样多做何用?高鹗纯属吃饱了撑的?我觉得,后半部就算不是曹雪芹亲笔,也是曹家班的作品。《红楼梦》正式得以刊行,一直怕拿出后半部惹祸的曹家人才将书稿暗暗传了出来,但为了保险起见,对更加敏感的后半部依旧不敢声明就是曹家人所写。所以高鹗或者不知道确切来历,或者是有意代为隐瞒,从而造成了现在都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伪作的现象。

对此,张爱玲女士在《红楼梦魇》一书中,也有很详细的分析,她认为续书者确实是曹家人,比如她分析说:

写她(元春)四十三岁死,……册立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中风而死,是续书一贯的“杀风景”,却是任何续红楼梦的人再也编造不出来的,确是像知道曹家这位福晋的岁数。他是否太熟悉曹家的事,写到这里就像冲口而出,照实写下四十三岁?

又如:

鸳鸯自缢一场,补出秦氏当初也是上吊死的。直到发现甲戌本脂批,云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大家只晓得死得蹊跷,独有续作者知道是自缢。当然,他如果知道曹家出过王妃,王妃享年若干,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家丑。

……

护花主人评:“词是秦氏,画是鸳鸯,此幅不解其命意之所在。”这许多年来,因为曹雪芹将这一段删去了,大家都不知道秦可卿本来是想写成自缢而死的,直到顾颉刚俞平伯通过脂本才研究出来秦氏是自缢死的。续作者除非知道当时事实,怎么猜得出来?

所以,这后四十回“续书”肯定也是出于“曹家班”之手,它的地位不是其他人的文字能轻易代替的。或者说,后四十回同样是曹雪芹的作品。对此,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也认为,并无续书这样的事情,《红楼梦》全部出于曹雪芹之手。

如果有一天确实证明了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原作的话,那真是一个中国文坛上绝好的幽默趣事。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写完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这部书确实是写完了。

而且初稿已经定下来了,但是就在此时,有某个人出于某种目的,把这件书稿拿走了。

又由于某种原因,这部书稿“遗失”了。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哪位作家会对着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用十年时间进行这样的多次修改?

如果只写到了八十回,这样的修改有多少必要呢?等后面再写完再修改,再花几年时间?

那“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句话还有必要提出吗?为什么不等到完成后,干脆写“披阅十二载,增删七次”?

二、红楼梦到底写了多久?

照此推理,《红楼梦》这部书实际上的创作时间应该肯定是超过了十年。因为第一次被“遗失”,打破了创作进度,使创作者不得不再次重新进行写作。

但在这第二次创作过程中,主笔突然因病去世,彻底终止了创作进程。

而在两次创作过程中,脂砚斋都是亲身参与进来了的。所以才有“脂砚斋再评石头记”,他看过红楼梦初稿的全本,也看过未完成的第二稿。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楼梦,就是第二稿,还被后人有意无意地修改过。

三、红楼梦是一个人写成的吗?

我认为不是。

通过红楼梦书名的几次变迁,《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分别有见证者,亲历者,记叙者和修篡创作者几个不同的角度。

这本书应该是属于集体创作。

而且,从书中诗词人物风格的多变,牵涉到各种建筑,衣饰,食物,医药,绘画,装饰品,礼仪。我根本无法想像当时会有这么一个人有如此广博的才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四、红楼梦的初稿为什么会遗失?

如果归结为莫名其妙的粗心而丢失,这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我认为,书中写了不能被当世所容的东西。

石头――玉玺,风――清,月――明,金陵――南京――北京,鉴――史,红――朱……

“昨夜朱楼(明)梦”“今宵水国(清)吟”

我相信,红楼梦的初稿中一些描述和记叙,会被有经历的人一眼看穿,这是某个历史事件的真实记载。而经历过这个历史事件的人是有数的。

初稿的“遗失”是为了保护某位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吗?

不得而知。

我怀疑:这位“遗失”书稿的人,会出现在第二稿的情节中。在第二稿中,他就是个“遗失”者。

希望终有一天,这个秘密会像初入金陵的林妹妹一样,轻轻揭开纱帘,露出那美丽的姿容。

其他网友回答

曹雪芹写《红楼梦》,肯定是没有写完的。但也未必就是到八十回戛然而止。很可能初稿框架已经完成,而在修改过程中溘然长逝,留下无穷遗憾。

为什么这么说呢?《红楼梦》之所以有那么多续书、那么多研究者,除了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前八十回已经把结局做了太多暗示。主要人物的命运都设定了基本框架。

元春早逝,迎春出嫁受虐而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黛玉早逝,宝钗嫁给宝玉,湘云早寡,王熙凤被休……不一而足。就是袭人,虽然不能确定她是否主动离开贾府,但离开是一定的,而且一定是嫁给了蒋玉菡。这些都是在前文中给足了暗示。不管续书者如何发挥,总逃不出这个大致的范围。

但是,有了大致范围,还不一定就写完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有人认为是写完全书后,一部分稿件“迷失无踪”,甚至有人解说细节:曹氏死后,家贫如洗 “新妇飘零”,连丧葬费用都凑不齐。有人给出主意:“你家放着那么多纸,赶紧给他烧点吧。”于是他的夫人把一部分稿子当纸钱烧了。

这种说法太过巧合,缺乏可信。我说没有修改完,主要是前八十回中留有明显漏洞,显然是要在修改过程中弥补,但还没来得及。

最明显的是贾琏的“二爷”从哪里排起,也就是贾赦的长子是谁?是夭折还是怎么?毫无交待。还有晴雯父母何人,出身何处,文中的交代明显自相矛盾。彩云彩霞名字是两个,情节完全在一个角色身上。这些地方,我在前面的回答中已经提到过了。

如果真的完稿,不会留着这些不管的。

相逢是缘。为免失联,请关注“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