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书法与国画怎样来更好的结合?
优质回答:
一幅好的中国画,对书画印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因为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可以说书法也是国画的基本功,很多国画家是从写毛笔字再转画国画的,如吳昌硕,就是用刻印和篆书的功为用在国画上,成为一代大家。
我画的国画,请大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们常说书画同源,这说明了书法和国画在文化属性和形构上的同根同源,都是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审美哲学根底。
其次书法题跋是国画画面重要的构成元素,尤其在文人画作中,体现画家绘画创作的立意、述怀、以及对画面的构图和审美精神上的补充。
怎样才能将书法和国画更好的结合起来,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书协内容与整体画面的协调,比如表现秋季的画面不能题写冬季相关的词句内容;二是书体与画面的协调,比如工笔绘画最好用正体书体题写(篆书、隶书、楷书等),瘦金体最妙。写意画要用行草题款最好。一些笔墨风格鲜明的画作,最好也用行笔相似的书体。三是题款的位置、大小、长短都要与画面构成和谐互补,不能造成画蛇添足等破坏画面情况。一些画面构成完整的画作甚至可以少题写或者只写时间和作者姓名就可以!
附上成功美术馆馆藏的几幅书法题款与画面构成较好的作品以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千百年来,中国画和书法历来被视为血肉相连、手足与共的姊妹艺术。书画会通特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且有其悠久的表现传统,更有其深刻的本体基础。
董其昌《容台集》曾载典故一则:元人赵孟頫曾向钱选请教绘画要领,问他怎样才能做到画中有情趣?钱选回答,多写隶书。赵孟頫大受启发,并于《秀石疏林图》题诗中进一步发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
古来文人画家皆重以书入画,其画法常于书法笔法中化出高古奇崛、婉通圆润、停匀精密的线条,引起画法革新。文与可画竹,郭熙、唐棣画树,温日观画葡萄,都借鉴了草书写法而开一代画风;王维雨点皴、李思训斧劈皴、吴道子兰叶描,均与书法艺术相关。
历代中国画名家中不乏书法圣手:或如顾恺之“亦善书”“时人号为三绝” ,或如李思训“笔格遒劲” “书画称一时之妙” ,或如甘风子“细笔作人物头面”“放笔如草书法” ,开写意人物画先河,再如《历代名画记》中标出59人均为善书画家,及至现代,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皆书画兼善。
“书画同源”堪称中国古典艺术最为著名的理论命题。从理论上研讨“书画同源”现象始于唐人张彦远: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 ”宋代《宣和画谱》承继其说,明人何良俊进一步阐发,嗣后, “书画同源”说便广为流播, “书画同源”之辩渐成声势。与之相伴,中国画和书法的会通也始终为历代书画论家津津乐道,演成古今书画美学研讨的一大焦点。
察考中国书画史可知,书画会通突出体现于文人画之中,涵括书通于画、画通于书两端;既立足于“书画同源”说之上,又筑基于“书离于画”“画异于书”的“书画殊途”之上。但无论是“同源”还是“殊途” ,“象形”乃会通之源早已成为共识:古今诸贤皆论及造字、书法、绘画造型的象形特质;象形是古贤近儒眼中书画会通的发端与关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依类象形谓之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是为造字之原则,亦为书法造型之原则。西晋陆机曾谓: “存形莫善于画。 ”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更以“应物象形”为绘画造型之原则。明初宋濂《画原》称:“六书首之以象形,象形乃绘事之权舆” “书与画非异道也,其初一致也” ;晚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画一》谓:“夫书画本同出一源,盖画即六书之一,所谓象形者是也。 ”明末陈继儒《妮古录》称: “画者,六书象形之一。 ”清初王世敏《王奉常书画题跋》亦言:“六书,象形为首,乃绘画之滥觞。 ”近人唐兰《中国文字学》称: “文字起于图画,愈古的文字,就愈像图画。图画本没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上古的文字,在形式上是最自由的”“象意字往往就是一幅小画” 。可见, “象形”既为造字、书法之原则,亦为“绘事之权舆” “绘画之滥觞” ,书画造型均以“象形”为始发端,其形近、其源同,且皆有“象形”之共性,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亦成书画会通的关窍,古来一切书画互通的阐释均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