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汉朝嫁了10多位公主给匈奴,可汉朝皇帝为何没娶过一个匈奴女人?
优质回答:
汉朝嫁了10多位公主给匈奴,可汉朝皇帝为何没娶过一个匈奴女人?
和亲从来都是政治联姻,老少配,被乱点谱的情况多得很,男女双方真正产生了感情再联姻的只有弟史公主与龟兹王绛宾一对而已。严格意义上的和亲,始于汉代,有汉一朝,嫁往匈奴一国的真假公主就有十多位,咱也不管这公主是谁生的,反正她是顶着大汉公主的头衔去的,代表的就是大汉王朝,但是作为“友好邻邦”,汉朝皇帝却没娶过一个匈奴公主,至少在明面上看不到。为什么?
肯定不是因为丑,有味道,那是段子。其实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皇帝包括众位臣工,在思想上对匈奴的不乐意。
汉朝初期的和亲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发生的呢?是刘邦不服匈奴,率大军和人家斗,结果差点被人包了饺子,好不容易用了个计才回来。回来是回来了,但是国力大降却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娄敬脑瓜子好用,脸皮也比较厚,他提议要稳住匈奴不让他们闹腾,单送东西不行,还得送个大公主去,给点嫁妆,给点咱大汉用不着的剩东西,他们没见过世面,会把公主当宝贝,以后公主生的儿子就是匈奴太子,匈奴王一辈子挣下的家业,最后转个弯,又变成了我们汉家人的,而且外孙会和外公亲,这么一来,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个女子换来双方和平,最重要的是汉家生意天才多,反手一捞,把每年送去的又给挣回来了,多好。
大公主当然舍不得给,刘邦耍了个计,随便找了个宫女,当作大公主给嫁过去了,两边维持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在匈奴人眼里,汉家人真傻,给女人还给钱财,随便用随便拿,一场大战都不需要,就达到目的,真傻。
可是,真正傻的其实是匈奴人,一个女人一些钱物,就收买了一大群人,让他们丧失斗志,在安逸中变弱。等他们终于反应过来这是汉朝人的糖衣炮弹时,已经晚了,汉朝强大无比了。
其实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应该发现呢?那就是他们接收了汉朝的公主,但汉朝的皇帝,却从来不要他们的女人!
为什么不要?他们也想不明白。汉朝皇帝和臣工们想得明白,因为和亲,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想结亲,之所以常常送,年年送,是因为实力还不够,等到实力够了,就狠狠地开打,打到他们痛苦连天才行。
不想娶。汉朝人压根就瞧不起他们,无论男女。匈奴人父子之间,亲朋之间,从来都是勇者为上,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什么对父母长辈要讲孝顺,那不是必备文明。父亲死后,可以把他留下的女人全部“收继”,所谓“兄弟死,尽娶其妻妻之”而这样的习俗,在汉人眼中,简直和没有开化的动物无异。怎么让汉朝人接受?
不能娶。退一步讲,匈奴女子来到汉朝,不用遵循他们匈奴的规矩,可是,她们化外之民,蛮夷之人,根本没有过多的礼仪可讲,一旦进宫混淆后宫体制,怎么处置?皇帝娶匈奴公主,臣民也娶,那岂不是要乱我大汉血统?为避免成为天下臣民的楷模,大家都不娶,就是最好了。何况,还根本不想娶呢,任你美如天仙,选择无视,最后还是不娶。(宛如清扬)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和亲最多的朝代就属汉朝与清朝了,两者既有相似,确又不同。我们先说清、再说汉,题目中的问题就在两朝比较中迎刃而解。
满清的早期统治依赖于蒙古的帮助,所以采用了联姻的方式稳固政治联盟,打造满蒙一家亲的局势。满清的公主、郡主乃至普通宗室女,经常会被加封后予以厚重的陪嫁,下嫁给蒙古王公贵族,以维系联盟的稳定。满清女子生下的子嗣自然也会心向清朝,有利于长久统治蒙古。大清一朝用于蒙古和亲的宗室女有百余人之多。
在清朝嫁女儿的同时,皇帝也会迎娶蒙古贵族女子。在皇太极、顺治两朝以及康熙统治早期,来自蒙古的女子几乎充满了皇帝后宫。比较著名的像皇太极的来自博尔济吉特氏的五位大妃,其中包括孝端文皇后以及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顺治的两位皇后都是蒙古女子,且都是孝庄的母族后辈,一个是孝庄的侄女,另一个是孝庄的侄孙女;也就是说一个是顺治的表姐妹,另一个是顺治的侄女。由此可见,清朝前期与蒙古联姻的密切程度,古人又喜欢亲上加亲,清朝贵族与蒙古贵族基本都是血脉相连的亲戚了。
康熙掌握大权后,渐渐意识到蒙古势力对清廷的渗透会危及满清政治的稳定,有意摆脱蒙古势力对清朝的影响,但又不能打破已经建立起的秩序。于是,他有意减少后宫中蒙古妃子的数量,扶植满族嫔妃的势力,借以打击蒙古女子的地位,
打破了满族皇帝、蒙古皇后的模式。自康熙以后,主流的和亲方式变成了满清公主下嫁蒙古贵族。
汉朝建立之初,国力羸弱,军队战斗力低,根本不是匈奴的对手。在刘邦率军对战匈奴大败后,有人提出建议:“匈奴这种未开化的游牧民族打仗就是为了掠夺食物与钱财,我们暂时打不过他们,可以先奉上金银珠宝、粮食布匹求和,再奉上一名大汉公主以表诚意,我们则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操练军队,待到实力强大后,一雪前耻。公主生下孩子将来统领匈奴,他们还不世世代代臣服于大汉的脚下?”
刘邦最终采取了和亲的计策,却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便用宫女假冒公主前往匈奴和亲,此计确实换来了几年的和平。牺牲了十多公主后,汉朝逐渐崛起,在汉武帝时期打败了匈奴,结束了丧权辱国的和亲。
都是和亲,只不过清朝是巩固联盟,是自愿平等友好的同盟。而汉朝是战败的无奈之举,是麻痹敌人的计策。汉朝人从没瞧得起过匈奴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根本不配与自己并肩!再者说,康熙都不愿意蒙古势力渗透清廷,汉朝更不可能会给匈奴势力渗透到汉朝皇室的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汉朝初年,国力不强,匈奴不断搔扰边境,敌强我弱,和亲也是无奈之举,当时,匈奴看不起汉朝,自然不会嫁女人,千里迢迢到长安吧,汉武帝时,国力昌盛,一举打败匈奴,威振四海。
其他网友回答
下嫁公主有不得已的苦衷,汉朝有一肚子的苦水。我们既要正视历史,也要客观的去看待特定历史时期的发生事物,其实“下嫁”一词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所谓“下嫁”是以一种君主高姿态的赐予,对方则是臣俯般的接受。而事实上西汉初年虽与匈奴以兄弟国相称,但军事实力的天秤是向匈奴倾斜的,因此才会有汉朝向匈奴“下嫁”公主一说,也就是汉匈之间的和亲。不过,历史很快就会翻转,一个轮回不需要太长等待。和亲是一种绥靖政策,纵观历史,汉朝是首创,汉朝也会为她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下嫁公主(和亲)的由来
秦末中原地区群雄逐鹿,北方草原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前209年),他的老对手头曼单于被儿子冒顿取而代之,冥冥之中,两位雄主似乎有一种英雄共同上路的默契。值得头曼欣慰的是,儿子冒顿远比自己要雄才大略。冒顿不仅击败白羊、楼烦、东胡等国,成为真正的草原霸主,而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政体系,仿佛是在一夜之间让匈奴政权达到了鼎盛。与此同时,刘邦建汉,中原地区结束纷争,再次进入大一统时代。但是另一场纷争才刚刚开始。
公元前201年秋,冒顿亲率大军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州),逼降韩王信。第二年冬,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御驾亲征。冒顿单于频使诱敌深入之计,将刘邦率领的先头部队困于今山西大同白登山。刘邦数次突围末果,只好用珠宝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阏氏使用出女人的娇嗔和温柔,外加一阵枕头狂风,将冒顿吹得云里雾里一般。正好与冒顿约好的汉朝降将王黄、赵利也没有如期会合,出于心虚,冒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包围圈撕开一角,刘邦逃脱,有点狼狈。
一路回撤的路上,刘邦心有余悸,之前的踌躇满志被现实打败,他意识到,彻底征服匈奴是一个难已实现的梦,至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会改变。因此,刘邦将之前劝他不要轻敌冒进的娄敬(后改刘敬)释放,并商量对付匈奴的策略。娄敬的一席话,让刘邦如醍醐灌顶一样清醒,娄敬说:冒顿杀父夺权,笃信武力,降服他的唯一办法就是嫁公主于他,嫁妆还要丰厚,这样一来,匈奴既然能“不劳而获”一大笔财物,冒顿也就没有了发动战争的必要。况且汉朝的女婿是不能与岳父作对的,如果公主生了孩子继承单于之位,外甥外孙就更不与舅舅及外公作对了。
这样的策略,汉朝只占了辈分上的便宜,眼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刘邦很爽快的答应了,并开始准备和亲事宜。公元前197年,汉朝派出了第一位和亲“公主”,这就是汉朝“下嫁”公主于匈奴单于的由来。此后,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及武帝初年,对匈奴一直奉行和亲政策。
汉元帝时期,生存空间被汉朝极度压缩的匈奴分裂为五部,其中的呼韩邪单于一部主动归属汉朝,并要求承担汉朝的戍边重任。呼韩邪单于素有小心愿耿耿于怀,就是梦寐以求娶一名汉朝女子为阏氏,经数次上表诚心,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王昭君虽不是公主出身,但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嫁“公主”。从此,留下了“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的佳话;也留下了“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青同”的美誉;更留下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千古忧思。
为何匈奴公主从不嫁汉朝皇帝
一、汉朝皇帝不缺美女,也看不上匈奴公主。如果想找在匈奴人中找一名美女,如大海捞针一样的难,如果想在中原地区选美女,要多少有多少。既然每天能享受珍馐美味,自然不会去在意一锅粗茶淡饭。匈奴人一生过得都是马背上的生活,扬鞭牧马、挥刀杀戮,踏着季节的鼓点儿,逐水草而居。顶着烈日骄阳,沐着飞走石,风餐而露宿。因此生活环境决定了匈奴公主只有粗犷剽悍的形体,而欠缺中原女子水一般的柔美。女人是水,男人是刚,刚柔相济才是完美的结合,这即是匈奴人钟情中原女子的原因,也是汉朝皇帝不愿娶匈奴女子的根源。
二、匈奴人不愿意嫁公主于汉朝皇帝。在匈奴人眼里,女人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一种抢夺的猎物,更是一种男人尊严的代表。如同汉朝的感觉一样,嫁女人于对方是一种折辱的表现,在匈奴眼中更是一种难言的痛楚。如果不是万般无奈之下,无论是匈奴,还是汉朝,没人愿意让一位柔弱女子,远离故土,将一生的光阴与韶华消磨在异邦他乡。但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那种怀抱琵琶、寂寞无言地走在斜阳荒草中的女子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瞬间。再也没有了那种一路流水飞红变之为漫漫黄沙寂寥,更听不到了在南国水梦中吹响的塞外笛鸣。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其他网友回答
和亲是汉朝无可奈何的政治策略。
汉朝嫁公主给匈奴,是因为打不过匈奴。只能以和亲换取短暂的和平。而代价就是送上一个貌美如花、身份尊贵的女人。
匈奴是胜利者。胜利者把公主嫁给失败者,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好比二次世界大战后,胜利国的英国皇室将尊贵的伊丽莎白公主,嫁给战败国日本猥琐的天皇。你说这怎么可能呢?
匈奴也并非没有嫁过公主。当年西域乌孙国强大,匈奴也嫁了一位美丽的公主给乌孙肥王。
美女在哪儿都是稀缺资源。
匈奴当然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匈奴美女模特身材,眼睛湛蓝,头发浓密微卷,面部轮廓分明。就如林志玲的身材,配上苏菲玛索的长相。相对于汉朝小家碧玉的女子来说,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这样的美女,匈奴王一定也很喜欢,而且更符合自己的口味。把这样的尤物,嫁给汉朝懦弱无能的糟老头皇帝。汉朝愿意,匈奴人还不乐意呢。
总结一句话:落后必定挨打,弱者还意淫占强者的便宜,纯粹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