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学韩信背水一战(徐晃是我的韩信)

网友提问:

韩信与徐晃都曾经背水一战过,为何韩信胜而徐晃失败了?

优质回答:

时局和地理环境不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背水一战灭赵国,为何徐晃却一败涂地?只怪他没弄懂韩信为何要背水一战!

井陉之战

彭城大战后,刘邦终于意识到,光靠沛县的那帮兄弟是实现了不了自己的梦想。他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将军权下放给韩信。于是,韩信便开启了北伐之旅。

韩信渡过黄河,俘虏魏王豹,擒获夏说,太行山以东土地皆平定。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率领汉军穿越太行山,准备进攻下一个目标赵国。

赵王歇与主帅陈余听闻韩信到来,立刻集结大军,在井陉口严阵以待。

陈余手下有个谋士叫李左车,他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向陈余支了一条妙计。

原来,太行山有八大关隘,而韩信此次走的是井陉关。一条绵延数百里的绵蔓河将上艾(今阳泉)和井陉联系在了一起,韩信便是沿着河畔的狭窄驿道穿过太行山。

此时的韩信面临着诸葛亮北伐时的相同问题,艰难的道路使得后勤供应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汉军需要速战速决。反之,如果赵军坚守,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左车据此建议分兵两路:自己率3万人抄小路,夺取汉军辎重,并截断其粮道;陈余率主力固守井陉口坚壁不战,这样韩信将被困于驿道中,不日后非死即降。

陈余参与过巨鹿之战,劝降过章邯,后又赶走张耳,抢回赵国,战绩辉煌,自信满满。在他眼里,韩信不过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侥幸赢了魏王豹,却奈何不了他老人家。更何况,他认为韩信才几千兵力(其实2万左右),而自己有20万大军(号称的 ,估计只有几万),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搞定他,何必费那功夫。

因此,他驳回了李左车的建议,理由简单粗暴,不需要、没必要,来了就硬刚。

很快,韩信便从间谍那里获知了这一消息,并据此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自己率主力渡过绵蔓河,背水列阵,吸引赵军主力进攻;同时2000轻骑绕小路偷袭赵军大本营,并换上汉军红旗。

汉军将领们面面相觑,过河便意味着没有退路,和破釜沉舟有何区别,这也太疯狂了,韩信却笑而不语。

第二日一大早,汉军便渡过绵蔓河,在其东岸列阵,接着便派一支骑兵前去赵营挑战。陈余见此不由得哈哈大笑,幸亏没上李左车的当,你看汉军不是自投罗网来了。

“报!汉军在绵蔓河东岸列阵,中间发现韩信的帅旗。”

“漂亮!传我命令,全军出动,杀他个片甲不留!”陈余大笑。

绵蔓河边两军短兵相接,汉军无路可退,唯有殊死相搏。

“报!不好了,汉军已经占领了我军营寨。”小卒子气喘嘘嘘地说道。

陈余抬头望向军营,只见赵军营寨已然是汉旗飘飘,不由得大惊失色,大呼:“中计了。”

赵军顿时惊恐万分,纷纷四散而逃。那2000汉军骑兵见状,从后方截断赵军归路。韩信立刻率领主力发起反攻,赵军被迫向泜水方向溃逃。汉军乘胜追击,赵军几乎全军覆没,陈余被杀,赵王歇和李左车被俘。

徐晃的背水一战

400多年后,曹操抵达汉中战场,令徐晃为先锋。徐晃决定在汉水南岸再次重演韩信的经典之战,给曹老板一份见面礼。王平却表示反对,韩信通过间谍提前得知陈余的想法,你怎么敢确定赵云、黄忠一定会与陈余一个打法呢?

徐晃压根儿就看不上这位巴西傻小子,“我出道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呢,也敢掺乎我的大事?”

就这样,徐晃派人搭建浮桥,渡过汉水,背水列阵。一切就绪,就等着对方向陈余一样冲出来就行了。于是,徐晃便派人前去挑战,从早上骂到太阳落山,都不见对方有任何反映。眼看着天将黑了,还是先回去再做打算。徐晃叫弓箭兵向蜀营射箭,掩护大军渡河。

这时,蜀军突然鼓声大振,黄忠、赵云左右夹攻,徐晃大败,掉入汉水者众多。

同样是背水一战,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1、陈余和刘备的战术不同。

陈余死搬教条,对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深信不疑。因此,他的目标很纯粹,一旦韩信主力出现,便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直接围而歼之。

刘备则不同。蜀军兵力不如曹军,但后勤供给略强于曹操,因此,坚壁固守才是蜀军的制胜之道。除此之外,烧毁曹操的粮草物资也是蜀军的作战目标之一,而黄忠和赵云便是执行者。换句话说,蜀军与李左车的战术差不多。

2、两者区别

韩信打听到陈余想围歼汉军的想法,才故意背水列阵,同时打出帅旗,以自己为香饵,调出赵军所有主力,才能掩护2千骑兵完成拔寨易帜的计划。前线久攻不下,营寨还被夺了,韩信使出的障眼法让陈余误以为汉军有千军万马,巨大的心理落差成为压垮赵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军心乱了,那只能任人宰割。

据《史记》记载,李左车战术不被采纳后,韩信松了一口气。由此可见,如果陈余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也绝不会贸然背水一战。

徐晃和陈余一样,死搬教条,以为背水列阵便能引来汉军。殊不知,当年韩信在软禁期间,和张良一起为大汉整理了一套兵书。徐晃学习过,凭啥黄忠和赵云就没学过呢?

陈余引用孙子兵法对付弱小韩信,背水一战是韩信特意为其量身打造的战术;而刘备已经采用了坚壁固守的战术,徐晃仍使用背水一战的打法欲引对方出战,当然不好使了,反而给了黄忠、赵云“彼竭我盈”的反击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最出名的“背水一战”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理所当然的胜利了!但是都是背水一战,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能力高低的问题。当然,细究起来,我认为原因有两点。

一、交战双方能力对比的问题

韩信是谁?兵家四圣之一,号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一个布下十面埋伏,打败项羽的人,堪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那韩信的对手是谁?赵军主帅陈馀,反正没听说过,无名小卒而已。

徐晃呢?虽然也是曹操身边的大将,但是相比于赵云,差了不止一筹,更别说是赵云、黄忠一起上了。“背水一战”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韩信真正掌握了“背水一战”,而徐晃只是模仿

韩信在“背水一战”时,不断激励士兵的士气,并且自带“战神光环”,士兵信心十足,拼死搏杀;而且,派人偷袭敌营,遍插旗帜,削弱敌方士气,进一步增强己方胜率,可以说稳操胜券。

徐晃呢?作为一个莽夫,老老实实上阵厮杀就行了,非得学韩信“背水一战”,还遭到自己部下反对,分兵迎敌。己方士气进一步削弱,可以说败的不冤。

所以说,人啊,不能过于放飞自我,骄傲自大。

我是春秋百晓生,与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敬请期待!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可是千古一将啊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乃刘邦登坛拜帅之将,声名很高。其次战前动员会有一定作用。再韩已多次胜仗,士兵愿意听韩帅认为他一定会有把握的,叫心中胜利在握。

徐晃虽是孟德手下数一数二将军,但没有韩信這样大的号召力,又是战前临时按排,兵士们没有真实了解徐将军的袖内乾坤,疑则心败。

所以前后二者会出现前胜后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