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解析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方向?
优质回答: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本科学历人才,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这几年,有部分独立学院发展相当不错,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肯定。自身社会知名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这个向上的势头确实令人欣喜,不过如今也遇到了前行中的三岔路口,向左、向右?今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由分校转为校区引起了轩然大波,往届十几万毕业生及家长面对即将消失的学校,但心毕业证被无形贬值,相当不满意。地方政府为了引进高等名校,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绞尽脑汁。名校为了扩展自己的校区,增加招生人数,不得不吞并下面的二级学院。看似双赢的局面,可这样做真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吗?我看未必,一但兼并成功,民办高校里面又少了一位优秀榜样,对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是否是一个打击?广大的原校老师何去何从?是否影响考生报考独立院校的信心?学校没有了,往届的毕业生参加社会工作是否会受到误解…相对而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做的就不错,直接政府接管,公费招生,对学校发展相当有利,分数提高了,生源好了,学费少了,学校知名度也上去了,往届毕业生更没啥意见了。政府买断,企业应该也不亏钱。也许,这种小跨越才是独立学院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布局合理,条件具备,办学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鼓励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未来独立学院发展必将脱离母体,走着三种情况:1、母体学校原有股份占比额转让给其它民间资本,成为民办大学。2、被当地政府接收,转公办。3、被裁撤。
这样一看,似乎第二条路被当地政府接收,转公办,是最好的结果,而且最近也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成功,貌似能成为众多独立学院发展的模板。但能这样发展的只是凤毛麟角。
首先最主要的还是看省里和市里面愿不愿意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之所以能转设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是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没有任何民间资本参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响应要求转设,当地政府不接管谁还能接管。
其次还要看还要看省里是否缺大学以及是否缺钱,再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例子,浙江是出了名的缺大学的富省,尤其是缺一流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之前就与浙大关系紧密,有共同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成为一流大学的潜质。转设为公办如果发展的好,完全可以弥补当年浙江当年顶尖四校(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时,留下的顶尖高校紧缺的现状。
学校自身具有实力,当地政府又愿意接受,并且还不差钱。试想一下,能够达到这些条件的独立学院,确实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数独立学院是会走第一条路,母体学校原有股份占比额转让给其它民间资本,成为民办大学。目前来看,从独立学院水平参差不齐,水比较混。在选择独立学院时还需谨慎。
所以在选择独立学院时,可以参考上面的情况,看看这所院校民间资本参与有多少,当地是否缺好大学,且这所独立院校本身实力如何,来看其是否有转设公办的可能性。在选择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大学时,可以参考这所学校新进入的民间资本之前是否有成功的办教育的经验,对教育事业是否有情怀,以及这所院校在独立学院时的实力如何,以及目前与之前母体院校联系情况来判断。
其他网友回答
依照2008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联合下发的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参阅材料《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的最后一部分有明确的说法
(1)基本符合《办法》要求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提出考察验收申请,教育部组织考察验收,并对考察验收合格的独立学院核发办学许可证。
(2)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颁发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
(3)既不申请考察验收,也不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的,可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但必须按照《办法》的要求,规范体制机制,充实办学条件,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地做好报请验收或申请转设工作,过渡期结束后,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办理。”
通俗地说就是考察验收、转成民办、维持现状三种情况。
其他网友回答
民办高校最后的结局就是消失。永远也抗不过公办的实力。学生逐渐减少,招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