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熙凤的一生(王熙凤好吗)

网友提问:

王熙凤这辈子值吗?

优质回答:

《红楼梦》这本奇书里面有很多聪明灵巧的女子,王熙凤、薛宝钗都是脂粉队里掐尖尖的那个。然而王熙凤的下场却很凄惨。

她的判词说得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聪明自然不是她的错,她错就错在聪明过了头,学不会薛宝钗的“藏愚守拙”、圆融含蓄,便成了精明。

但凡历史上,太过于精明的人,其结果都比较不幸。

其实,聪明和精明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三点上。

你的锋芒之中应藏有善良

无论是在处事还是在为人上,凤姐都算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

谁都不否认她的办事能力,再大的排场,她办起事情来,照样周周全全,有条不紊。

她的工作时间安排地满满的,善姐曾说:“这些妯娌姊妹,上下几百男女,天天起来,都等他的话。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

别说什么996了,凤姐可是007啊。但是由于劳累过度,她得了严重的妇科疾病,还不小心掉了一个六七个月的男胎。

她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办起事情来,她不给人留余地,也不留活口,这种狠辣赢得了一时,却输了一世。

对待下属,王熙凤是铁腕政策,“外是一盆火,内是一把刀”。

有下属迟到,旁边有人说情,可她还是不依不饶地打了二十板子,回头还要人回来叩谢;惩罚做错事的小丫头,要“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甚至随手拔下头上的簪子就要戳烂小丫头的嘴。

如果你在凤姐这样的领导手下混饭吃,对她锋芒太过不留情面又容易记仇的做法,恐怕也喜欢不起来吧。

她的手上还沾着好几条人命的鲜血:贾瑞、尤二姐、鲍二家的……

贾瑞对她有非分之想,直接给个冷脸回绝便是了,她却要下决心置他于死地。

如果说贾瑞的死基本上是他自己作的,那么她对其他人的毒辣却是泯灭了人性。

她的狠辣人人都瞧在眼里,恨在心里,除了忠心耿耿的平儿,其他人对她只有惧,没有敬。

太平岁月里仗着她的权势,一切还算是风平浪静;等到穷途末路之时,四面楚歌,留下的只有凄凉和落寞。

“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人,故深得下人之心。”

宝钗有锋芒,没人敢小瞧她,但她偏偏“随分从时”,“不干己事不张口”。对下人和旁人,她也毫无怠慢之心,她的善良如同观音大士瓶中的柳枝,雨露均沾。

湘云做东,宝钗了解她的为难之处,慷慨出螃蟹;

黛玉体弱,常吃燕窝有为难之处,宝钗便海量供应;

她跟刑岫烟没有任何关系,却常暗地里施以援手;

她知道香菱想进大观园,就以人少为理由,跟薛姨妈要来了香菱。孤苦的香菱在大观园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宝钗善良,却从不竖起道德的大旗。她帮助人,却从来不叫人难堪。一来帮人常在背人处,二来都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

米兰昆德拉曾说:“同情并不意味着怜悯,而是能够体会对方的任何情感。”这一点,大气的宝钗做到了。

正因为这不着痕迹的锋芒之外包裹着的厚糯的善良,才使得善解人意的宝钗成了姑娘们的知心姐姐。

黛玉同她冰释前嫌后,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说给她听;娇憨的湘云天天想着她来做亲姐姐。

没有锋芒的善良是羔羊,任人宰割;没有善良的锋芒,是虎豹,让人徒生畏惧。

只有在锋芒之中藏着善良,才能让你在人世间行走时,既藏着软肋,又披着盔甲。这才是聪明之人的高明做法啊。

格局决定了结局

有人曾说:“你的能力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你的格局,却会决定你最终能走到哪里。”

王熙凤的能力毋庸置疑,可是她狭窄的格局,却引得她陷入了命运的泥淖。

在家族中,她不仅贪权,而且贪财,处处抢尽了风头,占尽了便宜,对丈夫处处打压,对平儿施以手脚。

自以为是个站在人生制高点上的胜利者,其结果却是把贾琏越推越远。

她不懂得进退之道,眼前所见的只有权势和金钱这两条狭窄的道道,偏偏又把强悍的作风带进了婚姻,大事小事都由着性子颐指气使。

第二十三回中,她要贾琏跟贾政说,把管理小和尚道士的差事派给贾芹,贾琏不愿意,凤姐便“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似笑不笑的瞅着贾琏道:‘你当真的,是玩话?’”

如此的高压政策下,天长日久,贾琏大概对她是只有怕,没有爱了。

等到偷娶尤二姐的时候,贾琏对王熙凤已非常不满:“人人都说我们那夜叉婆齐整,如今我看来,跟你拾鞋也不要。”

害死尤二姐事件,使得贾琏彻底断送了对她的一丁点爱意。

凤姐先是自导自演,安排二姐的前未婚夫张华到衙门去告状;接着又大闹宁国府,对着尤氏脸上啐唾沫,事后又差点将张华杀掉灭口;她指使庸医打下尤二姐腹中胎儿,嫁祸于秋桐,后又对尤二姐百般羞辱,引得尤二姐吞金自尽。

她只见得眼前利益,却从不做长远打算,很大程度上触犯了贾琏的底线,耗费了贾琏对她的一番情意。

她不懂得站得高,方能望得远的道理,以为凡事凭个狠字就可以解决一切。看似处处占了上风,却不知道她所占据的不过是一座冰山,时日一到,皆数消融。

曹雪芹给王熙凤的判词是: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即繁体里的“凤”,喻指在俗世挣扎的王熙凤。

后两句告诉我们,贾琏对她的态度是逐渐转冷:先是对她言听计从,后来是“二令”,也就是冷落,最后“三人木”,暗示王熙凤的最终结局是被“休”。

韩寒在《所有人问所有人》说:“一个人年轻时候的容量比什么都重要,这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决定了你将来能够建立的格局。”

经历过家族昔日的鼎盛繁华,使得薛宝钗一颗敏感的心能够一叶知秋。

早慧的她,比任何人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她参透世间没有永远的繁华,也看出盛极必衰是人世间铁的规律。

《了凡四训》里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正因格局的高远,才使得她藏愚守拙,安分随时,在物质方面删繁就简,并且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聪慧之人的风范。

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以后,薛姨妈急着要找人出气。宝钗却说,“他们喝酒,酒后翻脸是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这个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就这样兴师动众,显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聪明人都懂得藏愚守拙,才华不逞,得饶人处且饶人,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一番话,消了薛姨妈的气,也让读者暗暗佩服宝姑娘格局之高远。

生活中,很多人如同王熙凤,往往受自身格局所限,为一时利益所蒙蔽,看不清未来,最终失败。

成大事者必先布大局。正如电影《一代宗师》里所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如是,以大视角切入人生,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

而大格局往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宁做“蠢拙”人,不做精明人

作家刘世芬对《红楼梦》中的聪明人的差异做了四种区分: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曰聪明人,三曰精明人,四曰机灵鬼。

她把王熙凤归类为精明人,薛宝钗归类为聪明人,深合我意。

中国人做事常耍小聪明,爱玩手段,排队时见缝插针地插队,做工程时偷工减料,还自以为很聪明。

周国平曾说:“中国人的这种聪明,其实应该叫做精明。精明和智慧完全是两回事,但都被笼统地称做聪明了。精明是利益上的算计,人和人相处怎么样占便宜。智慧是从大处着眼,就是要使自己活得有器度,有尊严,有价值。”

精明人借势而为,聪明人顺势而为;

精明人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聪明人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

精明人靠阴谋手段称霸天下,聪明人靠人品格局行走四方。

王熙凤的结局很凄惨,然而她当初偶然种下的一个善良的因,却让女儿巧姐儿收获了一个人生平安喜乐的果。

当初,刘姥姥落魄时曾求助贾家,凤姐慷慨相助。贾家没落之时,失去自由的凤姐对着刘姥姥跪地哀求。

86版电视剧里,刘姥姥义无反顾地带着板儿一路舟车劳顿,见到了被迫学琵琶的巧姐,于是重金赎出。而这时,凤姐已离开人世。

大悲悯者如曹公,他那支不把人物扁平化的如椽巨笔,他那份众生平等的慈悲心,使得凤姐没有成为千古恶人。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讨论值不值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伪命题:既然已经活过了,哪里还能想这些值与不值呢?

换句话说,既然王熙凤决定一辈子这么活,就说明她觉得这样活是值的。不过,如果她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是那样,她可能会后悔,也有可能不后悔——毕竟她曾经叱咤风云过。

她貌美心狠,年纪轻轻而又独掌大权,行事风格一向强势,干练,杀伐决断丝毫不逊于男子,有仇必报,从来不怕得罪人,爱算计,为了一己私欲即使树敌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人说,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没有人不恨她的,下人们暗地里都喊她”阎王婆””夜叉星”。

她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简直霸气侧漏啊有木有!只要做了就不后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计后果,甚至赶尽杀绝。

对待色狼狠、对待情敌狠、对待丈夫狠、对待婆婆狠、对待心腹狠、对待下人狠,对待外人,更狠。

在王熙凤看来,只要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人不可以作为自己的梯子——踩着他们的肩膀甚至牺牲掉他们的性命,她才能永远高高在上。

因此,王熙凤作孽很多,手里有着好几条人命官司,这也是源于她的价值观——只要有钱,只要有权,没有办不到的事儿。客观来说,王熙凤算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很可怕,她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欲望的奴隶——为了她的权钱欲望,她不择手段,毫无忌惮,而且不知收手,直到完全失势,她可能才有机会明白:任何人,都是不能够凭借权势为所欲为的。

尽管王熙凤对待别人很狠,但悲剧就悲剧在——她对自己也狠。为了维持住自己在贾母面前的面子,为了让自己时刻拥有这一切的掌控力,她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甚至明明不属于她的事儿,她也要强出头——秦可卿之死本不该她来料理,结果为了出头,她答应了贾珍的要求,把自己累得够呛。料理那么大一家子的事情,还要提防下人故意不配合,提防丈夫出轨偷腥,最主要是还要时时刻刻哄着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开心。王熙凤的心眼再多,也确实是伤到了自个儿。这就叫做: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说到她的一生,站在金字塔顶端,辉煌无比过;跌入十八层地狱,潦倒穷困过,最终也落得尘归尘、土归土,自己被休,女儿被卖,众叛亲离,凄凉离世。

我想,当她临死之前,回想自己的一生时,可能会后悔——争强好胜一世落得如此下场;也有可能不后悔——不争强好胜早就像尤二姐一样窝囊地死了,或者像李纨和薛宝钗一样,枯过一生。

值吗?值吗?恐怕已经不是简单地值不值可以回答得了的了。

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也没有多种选择。

选择了一条路,就要走下去,那就是你的归宿。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说一个人一辈子值不值,总体上是说这个人过得好不好,再往细里说就是除了生活条件即物质好,如果精神上一辈子开开心心的,没什么大的烦忧,那多半就值了,例如贾母。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如果有一个男人给她爱情,一生对其呵护疼爱、知冷知热,即便物质条件艰苦些,也可算得上值了。例如尤二姐。

这些王熙凤都不占。

我们来看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重点落在最后三字:事更哀。

王熙凤非凡的管理才能在整个贾府无不令人称羡,偏偏处在大厦倾颓之际,丈夫贾琏对她从开始的顺从,到尤二姐死后逐渐冷淡,再到最后恩断义绝。

生前贪图名利,铁槛寺弄权害人;为情纠缠,防贼一样防着丈夫,又唆使秋桐气死尤二姐。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凤姐病死后一领破席子裹身,曝尸荒山,唯一的女儿大姐还被亲娘舅卖到了窑子里,结局可谓凄惨至极。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什么都没有留下,你说值不值呢?

其他网友回答

都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一位女强人,她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独断独行,不恤人言更不顾后果,这被许多人啧啧称奇。其实,她在曹雪芹笔下,更是一个女人,女人就是有自己软弱的一面,只不过她把这些都隐藏得很深罢了。凤姐自称不信鬼神,可是贾瑞、张金哥夫妇,鲍二家的、尤二姐都是怎么死的,她真的无所忌惮吗?有人说她过分精明,不是寿者相,说她若不积阴骘就要短命,她心上能不留下深重的暗影?她生活条件中缺乏一个儿子,她惟一的一个女儿巧姐还要请刘姥姥,这样一个农村老寡妇起名字,靠靠她的“福”。她文化水平低,不懂一般闺阁中琴棋诗画的消遣,在衣食享受权利争夺之外,并无精神生活可言。对于男性,为功利需要可以驱使,为精力剩余可以玩弄。但贾蓉后来竟帮助贾琏偷娶尤二姐,刺痛了她的心。她唯一知己秦可卿死了,从此成为一个绝对孤立的人。对自己第一忠实的心腹丫环平儿,她仍不免要怀疑和防范。她压倒一切,也到处都树立敌人,曾几乎被死敌赵姨娘阴谋害死。她知道自己是处在怎样一个危险的境地,曾对平儿说,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但是因为权利高、责任重,“骑上虎背,虽然看破些,一时也难放宽”。因此,她只能本着“宁叫我负人,不叫人负我”“日暮途穷,则倒行而逆施之”的理论,硬干下去。自己病越加重,精力越不够,越要勉强支撑,越要紧紧地握住支配权到自己死亡之日为止。你说着这样的生活值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