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四野怎么区分 东野与四野

东野四野怎么区分?

首先来说,一个叫东北野战军,一个叫第四野战军,两者的番号就不同。一个是以地域来冠名,一个是以数字序列来冠名。

除了最为明显的番号不同外,东野和四野在方方面面,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东北野战军前身,是抗战胜利后抽调全国十一万大军出关的精锐部队,到东北后,先后使用过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等番号。1948年1月1月,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并于随后将军区武装和野战军分开,分别组成了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两个系统。

改称东野后,这支大军相继发起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3月11日,按照中央军委命令,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

延伸阅读

东北军和东北野战军有什么关系?

东北军和东北野战军分属两大不同的政治阵营,成立时间有先后,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东北军其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帅的军队,193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被改编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东北野战军,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有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肖劲光、黄克诚领导的,史称“第四野战军”,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殊功,载入史册。

1948年9月12日至10月2日,东北野战军进行什么战役?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东北野战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为了歼灭盘踞在东北的敌人,根据上级的指示,东北野战军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这次战役从九月十二日起至十一月二日结束,历时五十二天,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东北野战军是怎样取得东北胜利的?

东北野战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东北有以下几个措施。坚决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开始让开两厢避免与国军硬对硬,到广大农村去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让广大翻身农民得到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广大农民将共产党当救命恩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积极送子弟参军,使东北野战军得到空前壮大,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胜利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1947年谁率领东北野战军?

从1947年到1948年,经过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的东北野战军逐渐取得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国民党东北军队损失惨重,卫立煌只得采取放弃中小城市、防守大城市的全线收缩战术。

解放四平以后,东野切断了沈阳和长春的联系,并以主力纵队将长春围成一座孤城。

长春是一座重城,防御工事十分坚固,郑洞国死不投降,抵抗到底,东野一时间难以拿下长春。

不过长春已经是一座死城,卫立煌无力支援,沈阳方向的国民党军不敢出城,东野仍然牢牢占据着战局的主动权。

经过5个月的大练兵,东野在东满、南满各地的主力部队得到了补充,全军兵强马壮,士气旺盛,都等着再打一场大胜仗。

于是,1948年9月,林彪决定调集主力部队向辽西运动,准备开启新的大型战役。

林彪对于战役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计划,他认为一旦进攻北宁线和锦州,沈阳的敌军就会出来增援,届时东野主力就可以在沈阳到锦州一线辽阔的平原上与国民党军决战。

从林彪报告给军委的预定作战计划来看,他准备将主力摆在沈阳到锦州一线,以攻打锦州为诱饵,待沈阳敌军出城支援即予以歼灭。在林彪的计划中,歼灭沈阳之敌才是重点,攻打锦州只是为了吸引国民党军。

主席收到东野方面的作战计划以后,却十分生气,因为林彪的作战计划与他的战略意图并不相符。

在辽沈战役开始前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国民党内部已经有了放弃东北的声音。林彪的东野越打越强,国民党军则显得畏首畏尾,明眼人都看得出仅凭东北已有的兵力,难以对林彪取得优势,继续拖下去则可能损失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全部力量。

美国的军事顾问分析了战局以后,也对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将主力撤到关内,在华中、华北等局部形成对共军兵力优势的建议。

蒋介石刚刚就任大总统,放弃东北对他的政治影响很不利,他一时难以下定决心。不过,在蒋介石和东北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心中,已经有了放弃东北的想法。

对于国民党当局的想法,主席看得十分清楚。一旦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东北,进入关内,关内一片大好的形势将有可能遭到逆转。所以,要将国民党军主力继续留在东北,不能让他们有撤到关内的机会。

锦州是东北的重要门户,一旦拿下锦州,就可以锁死国民党军,让他们难以动弹,这才是主席决心打锦州的原因和目的。

智如林彪元帅难道会看不出锦州的重要性吗?

林彪当然看得出,只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从沈阳到锦州战线太长,长春、沈阳等大城市仍在敌人手里,这时候调集主力从侧翼南下攻打锦州,一旦久攻不克,东野就将陷入被两面夹击的险境。

四平之战的惨痛经历就在眼前,林彪不能不考虑全力攻打锦州的风险。

林彪考虑的是东北的战局,主席考虑的却是全国的战局,东北的敌人不能逃脱,锦州必须要拿下。

不过,主席考虑到林彪对东野有指挥权,还是同意了林彪先打锦州,再打沈阳来援敌军的方案。可是,卫立煌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龟缩不出沈阳,林彪的作战计划未能实现。

这个时候,主席给林 罗发出指示,明确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地于不顾。

为了坚定林彪攻打锦州的决心,主席发布了一封很严肃的电报:

“一、确立攻占锦州、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

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

战争决策上出现争议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关键是领导者和统帅间的沟通协调。经过几个月的商讨,中央与东野终于达成一致,确立了先打锦州的战略计划。

二、国民党军互相扯皮

当东野全力调集战略物资,准备对锦州发起进攻时,锦州城内的国民党军却毫无察觉。

锦州群山环抱,易守难攻,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包括卫立煌在内的国民党统帅都认为林彪不会先打锦州。张作霖的旧部张作相还以为锦州安全无虞,将家专门从沈阳搬到了锦州。

不过,蒋介石对于锦州却有着很敏锐的判断,他认为解放军很快就会进攻锦州,于是给范汉杰发电报,让他早做准备。

可是范汉杰却认为老蒋是神经质,敏感过了头,他认为锦州靠近关内和海上,国民党军可以轻易从这两个方向对锦州进行支援,沈阳城里还有三十万大军。范汉杰自信,林彪不敢越过沈阳,直接攻打他这座重城锦州。

可惜,范汉杰没有想到,林彪确实是犹豫了,但主席没有犹豫,东野此时已经定下了攻打锦州的计划,各主力纵队正在乘坐火车进行秘密集结。

当东野九纵向锦州城外的帽儿山和帽山屯发起突袭时,驻守的国民党军没有任何防备,亮甲山、白虎屯等地轻易被我军拿下。

帽山屯一丢,锦州城就失去了制高点和外围阵地,范汉杰为了夺回阵地,派出锦州城内接近一半的军力向帽儿山发起猛攻。

东野部队作战英勇,守卫阵地的一个连打退了敌人一个师15次冲锋,全连牺牲大半仍坚守着阵地。见战况焦灼,范汉杰担心锦州城也有失守的危险,便放弃了进攻,将军队全部撤到锦州城里。

当范汉杰拼命给蒋介石发报求援时,国民党军才明确东野的主攻方向是锦州。

蒋介石想法十分明确,他派顾祝同飞到沈阳,让卫立煌和廖耀湘从沈阳出兵,支援锦州,自己则会命令华北的军队从葫芦岛增兵,由锦西增援锦州。

蒋介石想东西对进,卫立煌和廖耀湘却不愿意。他们一听要出沈阳立马急了,有沈阳尚可坚守,离开沈阳来到平原与共军决战,岂非取死?

卫立煌认为应由锦西增援,沈阳方面的部队不动;廖耀湘则另辟蹊径,建议趁共军攻打锦州辽南空虚之际,攻占营口,再将沈阳和长春的主力一起从营口撤进关内。

廖耀湘的建议不能说没有道理,如果按照他的方案,沈阳的主力是有机会撤出东北的,蒋介石的大军也不会崩溃的这样迅速。

可是,蒋介石不想放弃锦州,更不想放弃东北,对东野不了解的他还准备与东野决战一次,给予解放军一次重创,鼓舞已方的士气。

为了让廖耀湘出兵,蒋介石亲自飞到沈阳,他以校长的身份给黄埔出身的廖耀湘施加压力,让他不得不从沈阳出兵。卫立煌被蒋介石架空,一气之下也打算袖手旁观,看蒋介石折腾。

这下子,蒋介石心心念念的“东西对进”战略终于得以实施了。可是蒋介石和卫立煌互相扯皮,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东野已完成对锦州的合围。

三、林彪心生退意,罗荣桓关键时刻起作用

不过,蒋介石的策略着实给了林彪巨大的压力。

在林彪一开始的部署中,重点是防范沈阳、长春的敌人,集中兵力攻打锦州,防御葫芦岛方面的兵力则很有限。

蒋介石一飞沈阳,廖耀湘立马率领兵团从沈阳西进援锦,傅作义也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从华北抽调兵力组成“东进兵团”,从锦西驰援锦州。

听到这个消息,林彪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

一桌菜却上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

此次围攻锦州,东野装甲部队只携带了来时的油料,没有返程的油料,一旦攻打锦州不顺利,所有的坦克、汽车等重装备都要丢弃,东野也有被截断的危险。

权衡利弊之下,林彪再次给军委发报,请求先打长春。

当罗荣桓得知此事以后,立刻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身为政委的罗荣桓在大事上一贯尊重林彪,很少干涉林彪具体的作战,但这一次毕竟是关乎整个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大作战。攻锦作战已经报告给军委并得到同意,大部队也在锦州完成集结,现在突然回头打长春,极易造成部队混乱,而且还容易刺激到沈阳的敌军,有放跑敌人的风险。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罗荣桓拉上刘亚楼一起找到林彪,劝说他仍攻打锦州。

其实,林彪的心中也在纠结着攻打锦州还是长春,他知道这个时候回头攻长春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攻打锦州不顺将使东野陷入危险的境地,上百万大军的生死存亡,作为将帅林彪不能不考虑。

作为政委,罗荣桓的政治工作能力十分突出,他没有直接反对林彪,而是从攻打锦州对于全国局势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罗荣桓的劝说下,林彪终于下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在还没有收到军委复电的情况下,林彪又以林罗刘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表明了攻打锦州的决心。

不过不知因为什么,第二封电报主席收到的很晚,看到林彪打算回头打长春,主席十分生气,连发两封电报让林彪继续打锦州。一直到第二封电报发来,主席才转怒为喜。

很快,主席发去了第三封电报:

“在此之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希望你们按照你们三日九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先攻克锦州,然后攻取锦西。”

这是辽沈战役前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却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事件。事实证明,主席的决策完全正确,攻打锦州,大大推动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步伐,也加快了国民党势力灭亡的进程。

东北野战军是不是五大野战军当中实力最强的?

的确是。

他是第一。华东野战军(后三野实力第二)。他的基础就最“好”。在其他部队还都是些破枪时。他就接受了苏联援助的,原来日本精锐,关东军的大批装备。还有些捷克的武器。捷克的枪不错。加上东北本就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大量兵工厂。所以他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庞大部队的需求。还可以给其他关内部队提供支持。就是国军将领杜聿明也说:关外共()军(四野)战斗力,非关内共()军(其他部队)可比!他又是基础最“差”。其他的部队,根据地都是发展了好多年的了。而东北野战军基本没有啥根基。却越战越强,最早形成打战略大决战的条件。可见其战斗力!他的规模也是最大,入关时,留了50万在东北,可向全国大进军时,都还有真正意义的“百万大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