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有什么典故?
解释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典故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马革裹尸是何意·出自于哪?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意思是现在匈奴、乌桓还在侵扰北部边境,想请求攻击的。男儿应当死在边野,以战场马革裹尸还葬罢了,怎么能躺在床上安心享受儿女侍奉呢?
马援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东汉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建武二十五年(49年),他亲自率领4万大军前往武陵讨伐,取得大胜。不久,因为天气炎热加之水土不服,许多士兵生病,马援也不幸染上了暑疫,一代名将病逝在军中。
正如他生前所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现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桂林市区还有一座伏波山。
清,徐锡麟也借用这个典故写了一首诗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成语马不裹尸的解释?
不是“马不裹尸”,是“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释义
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
成语用法
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也作“裹尸马革”。
成语出处
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及有关历史人物?
这个典故出自东汉名将马援北征匈奴时,出征前的豪言壮语。
仔细查查汉代历朝和匈奴打大仗的季节都是冬季前后,平时南北都忙着种地放牧不可能大规模用兵。
既然是冬天,而且是在塞外,所以不必考虑防腐问题。
马革裹尸是出自历史典故的吗?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郃马革裹尸。
典故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