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坚信,在这个时代,谁把自己卖得最彻底,谁就会出人头地,“否则,就没有任何希望”。其实,世上芸芸众生,有几个人,会出人头地。其实做普通人最开心。没有侈望,顺其自然,尽其本步而游于自得之场。
正 文
最近《芳华》很火,引发集体怀旧热。鹏飞兄举办的《西窗记》,就此展开演绎,对“知青”这个群体,进行了热烈讨论。褒奖者有之,贬损者亦有之。
褒者以为,知青上山下乡,开荒垦地,以城哺农,建设了农村经济;贬者以为,知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偷鸡摸狗,败坏了农村风气。
两者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失之偏颇。执前一种观点的,往往是知青群体或其后代,回忆逐渐发黄的青春,泪眼朦胧,温情脉脉,不由自主地涂抹上美好色彩;执后一种观点的,往往是农村土著或其后代,认为知青下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城里的娇贵娃子,吃不了田地里的苦,反而要费心费力招待照顾。
平静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曾经我和很多人一样,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美,我希望可以高人一等,我期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在我不断攀爬的过程当中,确实看到了更多的风景,但是也丢失了更多的氧气,我开始呼吸困难,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害怕摔下去,害怕失败,害怕独处,害怕不好的一切。你知道,站得高虽然望得远,但是,如果摔下去,那么就是万劫不复。
知青,也就是知识青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或者个人自愿,从城市下放到农村的年轻人。他们绝大部分其实只有初中或者高中文化,但是与农村众多文盲相比,称得上是富有知识的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建设滞后。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大量年轻人停留在城市,不仅没有工作岗位、游手好闲,增加不稳定因素,而且需要物资来养活,成为城市和国家的负担。
而农村需要大量劳动力,开荒垦地、兴建水利、生产粮食,为全国提供补给。明朝开国以后,朱元璋曾经在全国进行大移民,把人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
比如,洪武三年,大量将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无业游民,迁徙到濠州种田,给牛给耕具,三年免征税赋。基于同样的道理,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田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大批城市年轻人,被当作包袱,推向最苍茫的土地,推向最广漠的边塞。
城市不断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并存,这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跳农门、吃商品粮、做城里人,曾经是无数农村年轻人的梦想。
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知青下乡,从当时的情况看,属于社会阶层的“逆流动”。所以,再红火的革命理想,再响亮的宣誓口号,也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失落。知青们号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愿意接受祖国的挑选,愿意长期做农民,其实内心时刻想着返回城市。
为了得到一张病退证明,许多知青想方设法生病,喝农药制造胃病,喝麻药制造心脏病,简直达到了自残的程度。若干年后,以梁晓声、韩少功等人为代表的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广为流传,无不揭示着知青对下乡“逆流动”的哀怨和不甘。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方面,觉得祖国亏欠他们,农民亏欠他们,心怀埋怨;另一方面,又觉得下乡为农村建设做了贡献,以功臣自居,希望人们永远记住自己。
与知青下乡相对的,是民工进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日渐增多。城市里“富士康”工厂密密麻麻的工位,在向所有农村青年招手。到上海去!到北京去!到深圳去!成千上万列“绿皮车”,装载着满满一车皮躁动的心,在祖国神州大地上,往来奔波,风驰电骋。我们永远在奔向梦想或者穿着梦想花衣回家的路上!
你辛辛苦苦念完大学出来,薪水一个月两千块,还比不上夜总会小姐。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颠覆有多大?过去是寒窗苦读出人头地,今天靠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今天的问题,我觉得根源不是人心变坏了,而是整个社会阶级固化的结果。我们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出头了,甚至是没有!
一将功成万骨枯。总有那么一些佼佼者和幸运儿,从进城务工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包工头、小老板、大老板,甚至董事长。于是,报告会、宣讲团,场场爆满;成功学、创业史,书书畅销。
每一个草根创业英雄,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的时候,夹道都有无数粉丝欢呼尖叫。他们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正流动”,获得铺天盖地的赞美,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殊不知在粗放创业初期,每一个铜板都带着淋漓的鲜血。青山绿水不见了,放心食品不见了,社会诚信也不见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动手术刀的不如拿理发刀的。
整个社会看似众声喧哗,其实只有一个标准:以积累金钱的速度和厚度,来评判一切成功,评判商人、评判官员、评判医生、评判学者,一把尺子量到底。科学家和哲学家梦寐以求的规范世间万物的统一真理,终于在这个时代被提前发现!
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如同巨大机器、滚滚洪流,不断碾压、冲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齿轮,无论坚强与脆弱,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自觉不自觉的承受。
有幸正向流动的,不过是拾捡起上帝搬动米袋时掉落的一粒粟米,无需过分自我美化和众人吹捧;不幸逆向流动的,你在走你另外的一条路,需心怀坦然,无需自怨自艾。万物运行如仪,你不过是一枚棋子,帅相车卒,各行各的棋路就好!
俞仓塆
感谢关注● 记录俞仓塆的草木春秋和人情冷暖
● 每个人以他的故乡为舟楫,驶抵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