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叛逆黎荔
年轻时,我们都曾有过不可一世的轻狂与傲慢。灿烂的阳光下,少年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忽然觉得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之外,一切都值得怀疑。他不怀疑自己,但是他会怀疑世界,怀疑其他人,他相信自己的纯正,他看不起别人的虚伪,所以少年总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目空一切,摧枯拉朽。这种尖锐的性情,有人称之为“少年法西斯”气质。其实,我觉得,很多所谓青春期叛逆,是家长没有能力跟上孩子心理成长的步伐。此时的孩子们显得如同刺猬,难相处,难沟通,听不进父母的话。但,这也是好事,这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整合期,是他们通过种种方式寻找自我、建构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因为真正为自己而活了,才发现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言听计从,无需过脑,而我行我素,却需要判断能力和勇气的双重加持。青春渴望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更快地长大,少年渴望能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父母的羁绊,孩子的叛逆期也是他们的成长季。然后,人活到一定年纪,都会慢慢回归平静和主流。因为那也遵循了某种常识,这是经验主义在DNA中刻下的最省力和舒服的生活方式,摩擦系数最小、与现实匹配度最高的生活方式。没有经历过叛逆和独立思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到后来,我们还是愿意做那活生生红尘烟火中的正常人。真正叛逆的人,到后来都不得不正视传统,因为只有当你把传统当成是一个够分量的力量,你才会奋力跟它搏斗,你才会把它当作是一个足以尊敬的对手,从传统当中产生出新的变革生命来。
而如果少年时未曾有机会叛逆过,那么很可能人到中年,会有“中年叛逆”。就是人到中年,回顾半生,发现自己生活的轨迹几乎全部符合社会对一个“标准”常人的预期,然而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一个人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那还不如做回自己,随心所欲地在生活中冒险,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于是,此时的老男孩或老女孩,会做各种出格、折腾的事来,比如工作不稳定、跳槽、辞职、闹离婚、回避现实生活,等等。所以,还不如在年轻时就开始叛逆,早早让自己拍案而起,质疑权威,挑战伪善,用劲过得率性,勇于表达自我,无论如何,试错的成本会相对较低。在左冲右突的青春烦恼里,我们都曾有过叛逆的少年时光。如一株山野里的柏树,或者梧桐,旁若无人地生长,一直将那稚嫩的枝条,冲出藤蔓的缠绕,或者其他枝权的阻碍,成为那插入蓝天的张扬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