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喜事红包怎么写
红白喜事的“礼绅”
关于“礼绅”这个称谓,我还没有仔细的考究其文理性的贴切与否,只是从小到大、到老就听老家人称红白喜事写礼簿、收红包的那个人为“礼绅”。
老家人办红白喜事,规模较大的,要从本房中请人帮忙理事,即聘请先生,以图圆满,脸上有光彩。先生之职,得由有文化、懂礼节的长者担任。坐礼台,是先生的主要任务。所谓礼,是长期沿袭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公认仪节,含尊敬之意。台,狭义指桌子,意思是由先生代东家接受宾客礼仪。
只要你适当的留意一下,每逢红白喜事办酒席,在厅堂、祠堂或酒店的宴会厅里,总能看到一张条桌或方桌背后坐有一位手执毛笔、钢笔或圆珠笔的先生,在礼簿上登记来宾的贺礼和仪物,这位先生便是“礼绅”,直白的说,就是礼台先生。
我所说的“礼绅”,较为符合老家人的人文和文化认知。绅,是“绅士”的简化词。
绅士,是汉语词语,拼音shēn shì,是指举止优雅、待人谦和、谈吐得当的男士。主要来源于英国绅士。在封建社会里,泛指那些有财有势或得过一官半职的人。如魏源 《圣武记》卷二:“弘勋等乃分遣绅士,裹粮深入贼巢,开导祸福。”
通俗的解释,绅士是指地方上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开明绅士、绅士风度等等。
所以称给红白喜事收礼登记的人为“礼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播放
有人会说,就这样登记一下礼仪的先生,即便是小学生也能胜任。其实,这“礼绅”的学问还深得很呢!并不是人人都做得了的。
在过去,这“礼绅”先生实际上所要做的事务相当繁杂,礼规套路多,涉及到整个红白喜事的经办过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
诸如筹办宴会,书写请帖、公布执事名单、书写对联或幛语、安席、安排迎亲或送葬队伍,登记礼簿,退礼和结清礼仪账目等等,都要“礼绅”先生亲历亲为。
实际上,礼绅还是办理红白喜事之东家的全权代表,俗称“总管”,所有红白喜事过程中的帮厨、借台凳碗筷、跑堂端菜、接待鸣炮等事无巨细都要仰仗“礼绅”来调配和安排。从这一点上看,“礼绅”这角色,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
当然,现今时代,“礼绅”肩上的担子大大的减轻了。因为,办红白喜事,大部分都是酒店包餐或“流动酒席”上门服务,“礼绅”就真的剩下礼台先生那些事了。
客家很注重红白喜事对联的实用性。迎亲、嫁女、做寿、建房、小孩“三朝”“弥月”等都统称为红喜事,要用红纸写对联。它贴的时间相对长些,办完喜事仍可保留。
办丧事为白喜事,要用白纸、黄纸或蓝纸写对联。这种对联只是昙花一现,办完喜事(即出了柩)马上要撕掉,有的还要即刻换上红联。白喜事在用纸上还有男女之别,除白纸通用外,黄纸和蓝纸不能乱用,用错了会闹出笑话。
上手传下来的,凡是婚嫁喜事,东家要给“礼绅”包“书写礼”红包;其它内容的红白喜事,就不一定要,而是看东家的贤惠与否了。
游德福
20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