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回答:
《游园不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去园子游玩,却没能进去,进而想到了自己怀才不遇,就有些郁郁的沮丧心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福建建安,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建瓯市。处州龙泉是现在的浙江省丽水龙泉市。
叶绍翁,原本姓李,祖父李颖士,抗金有功,由于秦桧对主战派的陷害而受到牵连,被罢官,为了保护自己孙子,就过继给叶家。曾经担任过朝廷小官,后来叶家也遭到打击,叶绍翁就在钱塘西湖边上隐居起来。做为忠良的后代,也会想着继承祖父的志向,有朝一日为其平冤昭雪。
【诗的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全诗四句,大概意思是说,有个旧花园到处长着苔藓,敲了很长时间的门,也没人来开,应该是园子的主人怕踩坏了这些苔藓,春天到了,满园的花草树木是关不住的,这不就有含苞的杏花探出墙外来。
从探出墙的杏花,也能联想到,春季,园子里百花争艳的情形,诗人因为没能进去欣赏,觉得很遗憾。
受到老师的影响
叶绍翁师从叶适。
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他的教学理念比较功利,也就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叶绍翁在接受了这样的功利思想,又想到,自己空有一身学问,不是被自己祖父影响,就是被后来的叶家牵连,都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现在,连小官都不能做,郁闷心情可想而知了。
受到友人的影响
叶绍翁不只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还受到了友人的影响。
他有一个朋友叫真德秀 ,这个人是朱熹的弟子,可以说非常厉害,朱熹在儒学中,能有崇高地位,离不开他的贡献。他对朱熹极为推崇,也认为自己学识已经融会贯通了。曾经说出:“此人君为治之门,如有用我,执此以往”和“他日得达乙览,死无憾矣”,连起来,大概意思就是,我的书是讲帝王怎么治国的,帝王要是看到,我就死而无憾了。他去见皇帝时,皇帝亲自出来迎接。
两下对比,自己的朋友因为学识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自己也有学识,却只能隐居。诗人叶绍翁郁郁不得志,也有受到朋友影响的原因。
自己的不甘
一般隐居,都到深山老林里,比如介之推,隐居后晋文公想找,都找不到,而诗人叶绍翁,却选择了当时帝都附近,在西湖边上隐居,这是就怕皇帝想找的时候,找不到他。
叶绍翁还写了首类似《游园不值》的诗: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这首《烟村》也表现诗人同样的心情。隐隐地看到炊烟,也听到了狗叫的声音,找来找去却看不到人家,只在桥下,小溪转弯的地方,漂来几朵桃花。
想找,找不到,还总给人一点点的希望,就是这首诗的意境,也是《游园不值》诗想表达的意境。
诗人叶绍翁,受自己的老师和朋友的影响,自己也有些不甘地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一首情景诗,带着淡淡的遗憾,却显示出了诗人空怀志向与学识,想要报效国家,却怀才不遇的诅丧之情。
这也是《游园不值》表达的作者情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观点
沧浪观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古诗的解读,不同的境遇,读者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想解释古诗作者写诗时的心情,很难!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即便结合作者的当时的处境,估计也很难解释透彻,毕竟,再恶劣的遭遇,也难免有一时的欢愉!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末期人。原本姓李,因受祖父牵连,幼年就过继给龙泉叶家!曾短暂入朝做过低级官员,但长时间隐居!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诗派!
游园不值解析
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从字面看,没有典故及晦涩的用语,通俗易懂。
穿木屐出行,当是连阴雨后不久,正好对应了“苍苔”,也同时说明了节令,当是春暖花开季节,也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正是去野外踏青赏春,门口有“苍苔”也说明正是人迹罕至的远郊。
柴扉,说明这个园子,并不是深宅大院,园内景色透过门,也能略视一二!但是,主人不开门,或者不在家?或者怕赏春人伤害了园内春花?不得而知,但是,赏春观花不得,诗人该是有一丝淡淡的遗憾的!
精彩绝伦在后两句?不能进去赏春花、观春色。正遗憾呢,扭脸一看,一支红杏悄悄蔓出矮墙!这样的描写,前人用过。比如陆游有诗:杨柳不遮春色断,一直红杏出墙头。叶绍翁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为引,化陆游的这句,更显幽妙!
至于说所蕴含的哲理,那还得是个人理解。沧浪以为,这首诗的后两句阐述了,美好事物是藏不住、关不住、扼不掉的!如同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或许,其他人有不同的解读,正常得很!比如最后一句,不是被人赋予了那样的意思吗?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不能被局限在某一处的,从看不到满园美丽景色而感到惆怅,闷闷不乐的心情到看到探出墙的红杏之后感到欣喜的心情,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其他网友观点
诗美,朗迈可爱。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冰凌飞舞,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和所感,十分生动,非常富有情趣、富有理趣,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所传诵。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写的非常通俗易懂,就不详细解释,我想在这里重点谈一下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写生活的情趣。
残冬已逝,春回大地,嫩枝吐绿,百花争艳。春天无限美好,春天惹人珍惜。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诗人怎能不去寻觅春天美丽的足迹。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是怎样的焦急和失意。无意间,却见一枝红杏送春来,满园春色尽可知,这又是怎样的惊喜和情趣!生活也是这样,不会总是一潭死水、不起波澜。“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惊喜,才是生活的真情趣。
写至美的礼赞。
那一园的春色,乃是人间的至美所在。“应怜屐齿印苍苔”,对所有美好的东西,都要去珍爱,都要去珍惜。然而美是藏不住、也关不住的,就像世间一切新生的、鲜活的、美好的事物都是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将冲破一切束缚,蓬勃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突破禁锢跃而出墙的那支红杏,那至纯至美的生命,就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礼赞。
写人生的境遇。
宋诗尚理,这首诗也不例外。全诗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给我们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人生境遇各不相同,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你可能会有“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无奈失意,但也肯定会收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外惊喜。只要我们始终心怀真善、心存大美,时刻保持追求和奋斗的生命张力,人生就是美好的春天。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提问。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诗句写的是作者游园,由于主人不在,久等而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像出满园的春色,仍感到十分快慰。 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 不值:没有遇到人。
2.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3. 小扣:轻轻地敲。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游园不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