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

优质回答: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着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着《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哥哥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但是政治生涯并不突出,其人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新旧党争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朱熹对司马光是颂扬的,但称“元祐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章惇)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破瓮救友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灵,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诚信卖马

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低调淡泊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后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坚不纳妾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馀,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

典地葬妻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于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馀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 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藏书故实

司马光家藏书富,居洛阳时,买田20亩,建“独乐园”,藏文史书籍万馀卷。又置“读书堂”,辟精善之本5 000卷,又得神宗赐书2 400卷,以资着述。善保护图书,每年二伏至重阳间,在天气晴朗之日,设案以曝书籍。桌案洁净,铺以茵缛,然户端坐看书。阅书时,不以空手捧书,唯恐手汗渍湿。藏书几十年,其书仍新如手未触一样。

其他网友观点

关于这位北宋牛人,一千多年来,争议也是极多,夸的捧的都有。但要论评点最为精到的,却还得是明朝学者陈汝锜的一句话:,而激靖康之祸者君实也!

也就是说,北宋最后的灭亡,靖康之祸的悲惨景象。最大的责任人,却是当时早已作古的司马光。

乍一看去,这句话似乎很没道理,身为大宋一代名臣,司马光堪称是鞠躬尽瘁的良心人物,特别是在那个宋朝高官工资奇高,各位名臣都争着骄奢淫逸的年代里,却唯独他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生为官都十分清廉。而且还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们。整个北宋的宰相级高官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朴实的人物。

而在北宋文化界,司马光的贡献,也是劳苦功高。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他亲手编纂,堪称中国古代历史学界的精品著作,学术价值奇高。综合看来,堪称一位学术政治建树颇多的一代名臣。

但是,如果细看北宋半壁山河沦陷,异族铁蹄践踏中原的悲剧场面,却不得不说,这个悲剧的制造者里,就有司马光。

如果说在宋神宗登基之前,司马光的人生还算完美,那么自从宋神宗登基起,他就开始露出槽点。当时初登基的宋神宗,苦于北宋内外交困的局面,慕名向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御史中丞司马光求教,没想到司马光吭哧半天,就给出个“官人,信赏,必罚”的六字空话,等于是说了白说。只此一样,就见证了这位一代能臣最大的短板:缺少实际行政能力!

但更大的问题是,缺少能力的司马光,还偏生了一副轴脾气,当宋神宗决定启用王安石,推行刮骨疗毒一般的王安石变法时,自己拿不出好主意的司马光,就成了最坚决的反对者。他以自己的声望能力,带着同党抱团反对变法,北宋朝堂上的新旧党争,就此越演越烈!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给司马光辩护,认为司马光这么做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国家。但事实上,司马光的同僚文彦博,却早已说出了个中的真相: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说到底,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不过,虽然司马光做了不少反对新法的事情,但是大宋的新法,依然在宋神宗年间成就斐然。大宋国库收入飙升,军事实力也直线上升,甚至压着西夏暴打。但待到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掌握大权后,他却立刻干出了坑坏北宋的事情:不顾新法已经取得的成绩,坚决把新法全数废除。以至于原本与他一起反对新法的好些同僚都看不过去。而他做主把大宋收复的西北国土割让给西夏,更是导致了北宋中后期的西北国防困局!

他这时期的表现,其实就应了一句俗话:崽卖爷田不心疼!

而不心疼的司马光,在废除了新法之后,满意的去世了。但是北宋新旧党争,却是越发激烈,从宋哲宗到宋徽宗,却是再也没有消停过。割地的后果更是导致北宋禁军集中于西北,正北方防务空虚。这一切毛病,到了靖康之耻时,终于悲惨爆发。

所以,如果评价司马光的话,完全可以这样概括:廉洁的好干部,伟大的学问家。但是,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政治家!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网友观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乃宋朝名臣。你看他的号,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性格的人了。作为宋朝最大的保守党领袖,他一生都在和新党领袖王安石死磕到底,乃至做到宰相之后尽废新法,让王安石郁郁而终。

1.司马光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官员,是认准一件事就不回头的人,所以他的外号叫司马牛!司马光是个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积极入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事业中去。他勇于担责,不贪恋高位,做官是选着做,别人对位高权重的官职孜孜以求,而司马光却淡然处之,他只想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嘉佑六年,宋仁宗提拔司马光到自己的身边任“起居注”,但司马光不乐意,他连上五道奏章,坚决请辞,理由是“实非所长”,但宋仁宗就是不松口。不久,宋仁宗又任命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谏院的工作很复杂也很重要,反正从皇帝到大臣,理论上都在他的监督之下。虽然司马光忠厚老实不喜欢整人,但这个工作很符合他“不平则鸣”的性格。在谏院工作的五年间,司马光上书170多道,忠实地履行着宋朝“守夜人”的职责。他始终遵循君子之道,敢于直谏,从不阿谀奉承;他举忠斥奸,不掺杂一丝的个人私利。

宋仁宗喜欢看戏,尤其喜欢带着些黄色韵味的女子相扑。嘉祐七年,宋仁宗赵祯率后妃、百官到宣德门看戏,看到半裸的女相扑士们激情表演时,文武百官乐不可支群情激昂,但司马光很忧郁,他甚至很愤怒。司马光立即上书指责皇帝,做了与其身份很不相符的事。

苏轼曾经给司马光起了个外号,叫“司马牛”,和“拗相公”王安石并驾齐驱,都是性格耿直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的主。他锲而不舍地上书言事,直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为止。

2.司马光的思想持证平稳,不喜欢冒险,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他有一套和王安石的开源政策完全不同的政策,叫节流,意思是只要政府削减开支,国家就会强大起来,他的这个理论叫破屋理论!

和狂飙突进的王安石相比,司马光是个持正平稳的人,这被后人视为宋代最大的保守派,其实这是历史的误解。司马光不反对改革,但希望改革要平稳地进行。对于改革,他有一套著名的“破屋”理论。他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和王安石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辩论和拉锯,但王安石是个雄辩的演说家,而司马光在这方面实非王安石的对手。但司马光有着与王安石一样的执拗与耐力,反正这辈子和王安石干上了。

司马光与王安石所代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斗争十分惨烈。先是王安石斗败了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旧党一干人等全被贬往各地凉快去了,在全国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最后,司马光的旧党战胜了王安石的新党,在远离权力核心十多年之后,众望所归的司马光出任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尽数废除,活活把王安石给气死。在王安石去世半年之后,司马光感觉完成了历史使命,溘然离世。

3.司马光是司马迁之后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资治通鉴,光辉而不朽!!

在王安石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就以退为进,请求辞职,自己躲到洛阳去。在洛阳的十五年,司马光专心著述,编著了与司马迁的《史记》双星闪耀的《资治通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编书的条件实在艰苦,他买不起高宅大院,住的是低矮窄小的房子,夏天闷热难耐,他请人在书房里挖了一个大深坑,砌上砖,修成一间“地下室”,他就在这个冬暖夏凉的“空调房”里专心致志地埋头编书。司马光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历代执政的得失全部融进这部巨著之中,让皇帝学习。宋神宗看了之后大加赞赏,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己远远超过了他的本意,清代学者王鸣成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4.司马光在私人生活上,就是个不近女色的不粘锅,在政治上,是官员的模范,在道德上,是北宋的道德模范,是中国君子人格的典型代表!

《宋史》对他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司马光一生信奉诚信为本,“自少至老,语未尝妄”,意思是说,司马光从小到大就没说过谎话。司马光让管家去把他的一匹马卖掉,特意叮嘱管家要告诉买主,这匹马在夏季会犯肺病。由此可知,司马光是个标准的诚信君子。当时的人们很崇敬他,以至于有人干了坏事,都会说,司马光难道不知道吗。可见司马光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司马光不仅是个讲究诚信的老实人,还是个心胸宽大的人,是个典型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君子。程颐评价司马光说,他最大优点就是对人宽容,能受人话,不论你怎么反驳,他都不发火。据说苏东坡以司马光为原型写过一首诗:“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意思是吃好饭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一点都不浪费,可见司马光是现代“光盘”行动的先驱。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自律甚严,不近女色。司马光和夫人始终未有子嗣,夫人很着急,大公无私地替司马光物色年轻貌美的女子,希望司马光能开花结果,但司马光对此很不感冒,几次不客气地把美女赶走。司马光的时间很宝贵,他没时间思考下半身的事情,他的时间都花在了思考国家大事和编著《资治通鉴》上!

其他网友观点

司马光,北宋名臣,“静夜史”曾写过司马光的事迹,概括说来就是四个字:“忧民误国”!

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静夜史”认为:

1、他是一个五好少年

五好少年是每个孩童的理想。而司马光从小就是自带五好光环的好少年。

记得那是一次例行的玩耍,一个小伙伴毫无征兆地不小心掉到了水缸里,就在大家惊慌失措,不知道去叫家长还是叫家长时,少年司马光当机立断,举起水缸旁边的石块对着水缸奋力砸去。随着几声有力的巨响,水缸破了,水流光了,小伙伴得救了。

这是一个光辉四射的故事,以至于当时的京洛之地都知道这样一个励志故事,1000年后,他的事迹成功入选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这个完美秀智商的故事完全够吹个几十年了,类似故事还有孔融让梨,但是司马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司马光天资聪慧,7岁就可以背诵《左氏春秋》,这种智商正是参加科举的好苗子。1038年,20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成为一员官僚。此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也在官场任职,给了司马光很多指点,为司马光走得更高更远做好了铺垫。

司马光是个好官,在地方任职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取得“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后来随父亲好友庞籍一起在西北担任要职,为对付西夏坚定执行禁绝互市和修建碉堡的战略,取得良好的效果。

卓越的政绩为司马光赢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领导仁宗皇帝注意司马光已经很久了。1061年,司马光被提拔到中央。

2、他是一个心系天下的官僚

来到中央的司马光,准备大展宏图了。

但是,此时北宋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停战,而在西北也在不断对西夏进行战略压缩,所以整体而言宋朝的战斗减员逐渐减少。

北宋无战事固然有利于社会安定,但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战斗力滑坡,后来的“靖康之变”中就是证明。而且,为了减少甚至杜绝地方社会不安定因素,北宋制定了将罪犯刺字充军的制度,所以军队的规模不断膨胀。

北宋的军队数量为历朝最高,但是战斗力却着实不敢恭维。这其中固然有失去燕云十六州和河西之地的无奈,但更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制订的轮戍法的弊端。

面对这一切,司马光很痛心。

从科举考场走出来的人基本都是儒家思想的坚定支持者。司马光也不例外,在司马光看来,北宋朝廷之所以积贫积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北宋朝廷不合理的征兵政策。

很多人说《澶渊之盟》每年只需要30万贯钱,就可以让辽国这只北方猛虎服服帖帖,而且宋辽互市可以将送出去的钱很快赚回来。

这都是扯淡。且不说北宋这样卑躬屈膝会给中华民族的精神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赚回来的钱,多少是真正给国家减轻负担了?特别是还有西夏在西北虎视眈眈,北宋的军备一直没有减少。没有质,量再多也是白搭。但没有办法,北宋的军制已经积重难返。不仅如此,北宋还主张在西北地区招收“义勇”,也就是民兵。大量民兵的招收不仅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更加重了财政的负担,所以司马光坚决反对,甚至与宰相韩琦公开辩论。但很可惜,最终朝廷没有采纳司马光的建议。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好官僚。在司马光看来,治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节省民力,减少支出。北宋如此庞大的经济基础,只要做好节流,国库自然就会丰盈。

这也成为司马光为官执政的基本准则。

3、他是一个不愿意变革的官僚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好朋友,铁哥们。

变法这个事,对于二人而言,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而且二人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富国强兵。

所以二人的矛盾也是对事不对人。

但二人的矛盾,却超越了二人的朋友圈,超越了朝堂,成为北宋党争的导火索,并最终极大地消耗了北宋的国力。

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司马光主张轻徭薄赋,爱惜民力,简单说来就是不折腾或者少折腾。毫无疑问,这是最经济最简单的方式。但是王安石不这么想,在王安石看来,北宋的社会已经病入膏肓,如果再不进行变革,这个国家迟早要亡!

治大病用猛药!王安石偏向法家思想,成为坚定的改革派。

而时任领导宋神宗是一个不安分的皇帝。在他的心里,始终有秦皇汉武霸业的伟大志向,所以王安石成为他实现目标的最好助手。对王安石变法,神宗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大力支持。

但北宋的守旧势力太庞大了,仅凭王安石加宋神宗,无法打破僵局。此时的王安石寄希望于对西夏“河潢开边”的胜利,只有这样的胜利,才能说明变法的正确性和正当性。幸运的是,王韶收复河湟之地3000里,取得重大胜利,一切似乎都柳暗花明了。

但俗话说: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王安石太着急了,制定的政策又缺乏实践的考验,不久后各种弊端纷纷暴露,特别是针对农民朋友的“青苗法”,这其中隐藏的弊端让司马光非常焦虑,随即上书反对。但神宗坚持变法,反对无效。

于是司马光被贬谪,开始了长达15年的《资治通鉴》编纂工作。

此时的司马光是旧党的代表。旧党虽保守,但出发点也是忧国忧民。

4、他是一个格局欠缺的宰相

1084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获得神宗赐名并作序,声望达到顶峰。不久,随着宋神宗去世,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旧党代表司马光重回政治中心,成为宰相。

上台后的司马光开始了对新党的全面清算,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弊端,司马光大胆进行了废除,基本上所有的新政都惨遭封杀。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很多新政确实在实施中变了味,废除他们对老百姓而言实在是大快人心。

但是在对外作战上,特别是对西夏问题上,司马光的举措就真的非常误国了。

作为新党阵营的重要人物。王韶“河潢开边”的成功不仅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持,更为北宋拓展了3000里疆土,实现了对西夏的战略包围,为下一步彻底搞死西夏打下了基础。

然而,司马光上台后,本着节省民力的思想,主张放弃新开拓的河西六州,将吞下的土地如数归还,西夏又一次起死回生!

司马光死后,新党再次上台,北宋再次开始了对河西的开拓并取得成功,将势力延伸到新疆境内。但经历了司马光的折腾,北宋大量消耗了国力,可以说得不偿失。

司马光放弃河潢之地是出于节约财政的考量,毕竟经营新国土需要大量的财力。但是,从大局来看,司马光的行为确实不利于了北宋的外部生存,一个西夏的存在让北宋不得不保持更大规模的常备军。

司马光概括起来就是:忧民误国司马光,北宋朝堂第一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个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1019年,卒于1086年。

评价司马光其实并不难,但必须要排除以改革为最高评价标准的模式,才有可能给他一个恰当的评价。

司马光一生以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为已任。宋神宗死,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大权掌握在高后的手中。高氏是新法的反对者,她掌握朝政后,任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中坚分于。在新法进行中,他居洛15年,从表面上看,是在修《资治通鉴》,但他并没有隔绝世事,人们视他为在野宰相。

司马光上任不过9个月,就去世了,但废新法,则不遗余力。理学家罗从彦曾经向他建议说,不要做得太过分了,孔子还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司马光听不进这样的意见。原来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各人看法也不一样。在高后、司马光主持下,新法几乎全被废除。哲宗元祐(1086年~1094年)年间的这一套做法和神宗时的政事不一样,因此史书上称之“元祐更化”,或称之“元祐复辟”。曾经和王安石一起变法的人如吕惠卿、蔡确、章惇等都遭到打击。

司马光的另一重要事迹就是主编《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由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和范祖禹共同编修的。全书296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362年的史事。这部书编纂的宗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这部书取材谨严,进行了周详的考订。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学价值。

总体来说,司马光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坚决反对改革、守旧的、有良知、但也有缺点的历史人物。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不朽名著。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俗话说历史人物皆由后世评说。但是人物本是就是复杂而矛盾的个体,如果可以一言以蔽之,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件来认识历史人物,通过事件完成自己的理解。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正月,登州(今山东登州)发生一桩命案,十三岁少女阿云为亡母守孝期间,视财如命的叔父将她低价卖于同乡的懒汉韦大。这个韦大不仅相貌丑陋,还是闻名乡里的老光棍。阿云得知后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阿云趁着韦大熟睡之际,拎着自家的菜刀就冲到韦大床前胡乱砍杀,韦大顿时惊醒,连忙用胳膊抵挡,年幼的阿云看到韦大流出的鲜血,吓得立马跑了出去。韦大次日立马报官。在衙役面前,阿云极为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将她的杀人动机予以交代。县令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便以谋杀亲夫罪判处其死刑。

大理寺与慎刑司接到死囚阿云的案卷后,都认为阿云在谋杀韦大时还不是他正式的妻子,不构成谋杀亲夫罪,最多算蓄意谋杀,便改判其蓄意谋杀,但仍维持原判死刑。后来因为案情仍然争论不休,宋神宗便命司马光和王安石来评判。

“守旧派”的司马光支持大理寺维持原判,而力图变法的王安石则支持徐遵的从轻发落。经过一番激烈争执,宋神宗赵顼最后选择了王安石的意见,免除阿云死刑,改判为有期徒刑,不久之后,宋神宗大赦天下,阿云就此无罪释放,而她与韦大的亲事自然早已作废。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病逝,年幼的宋哲宗赵煦继位,当时把持朝纲的是向来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高太后。为稳固朝政,她将隐退十七年之久的司马光召回朝廷,并授予其宰相高位。司马光上位不久,便下令大理寺重新审理此案,深知其意的大理寺丞最后以谋杀罪判处阿云死刑。与王安石争斗半生的司马光,在此终于扳回一城,只是可惜了阿云这个无辜农妇。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司马光教学反思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